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统计,秦朝全国人口不会超过两千万,全国被集中的从事非生产性建设的劳动力至少在二百二十万以上,分散于各地修筑基础设施的人数则更多,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秦朝(     
A.发达的交通网络B.君主推行暴政C.有力的制度保障D.法律体系完备
2 . 春秋时期,中原贵族与周边民族通婚之事时常发生,诸侯如晋献公先后娶四位戎女为妻,赵简子将其女嫁给代国国君,士大夫阶层如赵衰在随晋文公流亡期间娶赤狄女为妻,鲁国公孙敖曾先后两次与苔国联姻。这反映出当时(     
A.华夷之辩理念已被抛弃B.夷狄华夏认同意识日益深化
C.传统宗法秩序逐渐崩溃D.民族交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洋务派在新政期间,不仅创办企业、建立近代海军,还举办新式学校、派遣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科技、翻译西方书刊等。所有这些表明洋务派(     
A.认清了当时中西差距的根源B.开始放弃自大虚骄的心态
C.自觉地担负起近代化重任D.已摆脱了洋人的钳制和阻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安史之乱爆发后,各级官员为了应付交差,强制征税,加重摊派,使得辖境内登记在籍的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地方藩镇各自为政,赋役制度混乱,土地兼并严重。为此,唐政府 (     
A.推行租庸调制B.实行两税法C.实施屯田制度D.颁布均田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宋代士大夫的墓志铭中,往往有子孙“举进士”一类的记述。士大夫乐于选择这类人做女婿,如宰相李沆相中程颢为女婿,而程颢当时仅是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而已。宋代这一现象(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发展B.折射出“以文治国”的理念
C.体现了世家大族的衰落D.表明选官方式发生了变化
6 .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高度的文明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许多邦国部落逐渐融入,给“华夏”注入新的活力。“华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A.推动了诸侯国富国强兵的步伐B.导致诸侯争霸的兼并局面更加剧烈
C.成为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原因D.为统一多民族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2022-09-12更新 | 2176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4年美国国会批准了专项基金,用以维持国务院在海外的文化活动。在该政策支持下,1956年波士顿交响乐团成功赴苏联演出,将“美国声音”传播到铁幕另一侧的世界。美国的这一做法(     
A.加深了苏联对美国的客观认识B.有利于消除美苏之间的文化差异
C.意在缓和冷战格局的紧张关系D.企图将冷战意识扩大到文化领域
8 . 下图是位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文明遗址——太阳神的卫城奇尼奇纳。卫城是玛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的首府,又是统治者及其宫殿所在地。玛雅卫城用某种方式(如墙、沟等)同居民房舍隔离开,使之处于“最有威望的地方”。材料反映出玛雅城市(     
A.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B.社会等级观念的凸出
C.建筑技艺水平的高超D.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
9 . 在中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欧诸国的国王没有固定的驻地,他们带着王廷在各地“巡行就食”;每到一处,当地贵族和官员便会负责承担国王一行的衣食住行,称为“款待”。这一现象的出现(     
A.源于封君封臣制度在西欧的建立B.说明西欧交通建设较为完善
C.反映了王室财政危机的日益严重D.表明西欧君主已经名存实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9世纪中叶,各地郡法庭由12名贵族组成的法律委员会把持,但判决仍要获得全体出席者的同意,而这一时期集体判决制原则也开始体现在习惯法之中。诺曼征服后的基层法庭是封君法庭,当封君与封臣之间发生纠纷时,封君召其直接封臣开庭。国王法庭几经变易,参与法庭的封臣人数和身份不断变化,从贵族会议转为御前会议,最终被称为“议会”。当时国税的征收渐多,引起了各级封建主和市民阶层的不满,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在《大宪章》中补充了国王征税应获得议会批准的条款,而议会权力的扩大也为大贵族提供了要挟国王的武器。1237年,大贵族迫使国王改组政府、吸收大贵族推选人进入御前会议,随后经过改革,议会的立案法官等职务逐渐被大贵族把持,使其真正成为议会的主体。1258年“牛津条例”宣布,议会法案享有最高权威,任何人的任何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几经废立,直到1322年类似条款终于写入议会法案。

——摘编自刘新成《再议英国议会的起源》

材料二   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中,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有联系的贵族,在城乡中、下层人民的广泛积极的支持下,推翻了专制君主制,王权作为权力体制的一支,既保持独立以制衡议会又受议会钳制。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思想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此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得以更快地向前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也随之提升。英国革命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马克思称:“1648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英国议会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