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7 道试题
1 . 1996年后,中俄哈吉塔(2001年增加乌兹别克斯坦)五国首脑会晤取得诸多成果,部分成果如表所示。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时间地点成果
1996年4月中国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1997年4月俄罗斯莫斯科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1998年7月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
发表《阿拉木图声明》,五国愿“扩大和加强多边合作”,“研究确保中亚和
整个亚洲大陆安全和扩大合作问题”
2001年6月中国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上海公约》
A.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强化了成员国的同盟关系
C.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D.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嘉靖时期关于东南沿海倭患的部分记载。由此可推知,嘉靖时期(     
《献愚忠以图安攘事疏》至于柘林等处之贼,名虽倭夷,而沿海奸民实居其半
《虔台倭纂》倭夷……其为中国患,皆潮人、漳人、宁绍人主之。其人众,其地不足以供,势不能不食其力于外
《皇明四夷考》闽、浙、江南北、广东人皆从倭奴,大抵贼中皆华人,倭奴直十之一二
《太平县志》昔之为寇,一谓倭也。今之为寇……率闽浙贾人耳
A.海禁政策客观上助推了倭患B.人地矛盾导致了社会危机显现
C.商人社会地位呈现降低趋势D.日本海盗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朝时期,“以济度众生为贵、独善其身为贱”的思想在佛教中逐渐兴起,僧人的修行实践也扩大至世俗之学,不仅广泛参与到诸如文笔、赞咏、歌舞等文学艺术活动中,还积极对传统典籍进行注疏,如:释慧琳注《孝经》、释僧智有著《论语略解》等。这一现象(     
A.利于佛教本土化的发展B.印证了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C.表明中外之间交流频繁D.体现出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增强
4 . 16世纪,西藏拉孜县的平措林寺有方形石碑,上刻有梵文、藏文、蒲甘文、八思巴文、回鹘文六字真言(如下图)。该石刻可用于研究当时(     
A.民族交融历史趋势加强B.中央政府对西域管辖的开放
C.“华夏认同”观念的深化D.凝聚着国家统一的必然因素
2023-01-04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1986年10月,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会晤。这次会晤因为双方尖锐对立,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但1987年两人在华盛顿会晤中签订了数项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条约,都是在雷克雅未克会晤的基础上双方退让的结果。这说明(       
A.美国对苏联做出退让B.区域对抗推动美苏关系缓和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苏在冷战博弈中存在妥协
2023-08-29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6 . 国际标准化组织自1961年以来,对集装箱国际标准作过多次补充、增减和修改,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了标准化,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了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集装箱的标准化(     
A.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壁垒B.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彰显了西方文化侵略本质
2023-07-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反思世界文明史,从文明早期到现当代,人类文明始终在两个层面上表现出多样性,一是不同文明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一是同一文明体内部构成要素、构成领域的差异性、多样性。正是这双重的多样性,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也使人们不断遭遇新的问题和冲突。可以说,“文明”与“多样”具有共生性,多样性是文明的内在本质性特性,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内在结构性动力,也是导致各类文明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历史长河中,文明在总体上是以文明群、多极文明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正如城市是以城市群的方式,人是以人群、社会的方式发展一样。

——摘编自陈患《文明多样性:历史趋势与伦理自觉》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层次清楚)
8 . 据考证,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中只为保持家父地位的持续性而确立的继承制度,逐渐演变出了在承认市民法指定的继承人的同时,裁判官也可允许已脱离父权的和已出嫁的直系晚辈亲属对死者的遗产享有相应占有权的制度。这一演变反映出古罗马(     
A.裁判官拥有司法终审权B.继承权范围呈扩大趋势
C.家产继承人员复杂多变D.父权家长地位长期稳定
2023-07-0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时期的赋役制度

朝代名称主要内容
汉朝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须向国家缴纳田租、人头税,服徭役、兵役
唐前中期租庸调制受田农民按户每年须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为“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为“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为“庸”
唐中后期两税法无论主户和客户,都编入当地户籍,依照财产的多少定户等;每户按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材料二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免)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文书)榜(张贴)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摘自白居易《杜陵叟》

材料三   初定两税,货重钱轻……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度支以税物颁诸司,皆增本价为虚估给之,而缪(错)以滥恶督州县剥价,谓之折纳。复有“进奉”“宣索”之名,改科役曰“召雇”,率配“和市”,以巧避微文(法律条文),比大历之数再倍……赋役日重。

——摘自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唐时期赋役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三的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唐朝两税法的认识。
2023-11-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我国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情况简介。由此推知,这些文化遗存(     

遗址

简介

陶寺遗址

包括大城、小城和宫城

良渚遗址

自内向外依次为莫角山、内城与外城。城内的莫角山为一处人工营建的长方形土台

瓦店遗址

面积达百万平方米以上。在其西北台地环壕内中部发现两处东西相对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其中居东那的一处,埋有人牲遗核数具和动物骨骼数具

A.呈现出多元一体趋势B.凸显出早期国家特征
C.源于商业发展的推动D.具有明显的礼制色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