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图1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印信“中华民国之玺”;图2为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图2在设计思想及风格下与图1显著不同。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
A.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B.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C.坚持“另起炉灶”外交政策D.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2 . 李鸿章认为:中国“自强之道在师其所能,夺其所恃耳”,“我能自强,则彼族尚不致妄生觊觎”,“我不能自强,洋人亦必隐图其狡逞”,后患无穷。可见李鸿章的“自强之道”是
A.发展近代民族工业B.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改造传统思想文化D.增强全民族自信心
2021-08-0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图表展示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学校教育,反映了近代教育和思想的发展。
近代学校教学内容地位(作用)

(1)结合所示信息补充表中缺漏的项目。
(2)根据表格所示历史信息给本研究性课题命名。
(3)谈谈你对近代教育的认识。
2021-08-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阿拉伯半岛统一前,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附近举行赛诗会,诗人朗通自己的作品,获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挂在脖子上,人们称之为“悬诗”。下列有关”悬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的文化桥梁B.主要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的社会生活状况
C.包含着来自波斯、埃及和伊拉克的故事D.对后世西欧文艺复兴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118年,武帝下诏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秩二千石,品评朝政。《汉书・严助传》记 载“上令助等(内朝官员)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细”。这表明当时
A.决策效率有所提升B.专制皇权有所加强
C.朝廷党争现象严重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