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关于“共和行政”,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记载:一是“共伯和行政”,即共伯和代行王政,类似记载既见于《鲁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传世文献,又见于出土文献——古本《竹书纪年》;二是“周公、召公行政”,即周公、召公二人共同代行王政,主要见于《史记》。近年,有学者结合当代出土文献清华简《系年》对此作出新的研究,认为“共伯和行政”是历史真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代出土的文献比前代的出土文献更可信,因此史料价值更高
B.前一记载的史料来源比后一记载更加广泛,因此其可信度更高
C.当代的一些新近出土文献往往能够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
D.对于存在矛盾的记载,我们可以依靠推论想象等方法加以确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公云前6世纪末的波斯帝国王室艺术作品《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示意图,浮雕四周用楔形文字记录了大流士一世的平叛功绩。该作品(     
A.与历史文献互证能完全还原历史真相B.为研究大流士王权理念提供实物史料
C.是破解古代陈亚楔形文字的关键素材D.是研究波斯帝国官僚体系的图像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红军长征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然而海内外诸多教科书对红军长征的评价、结束的时间、遵义会议的参加者以及领导成员的变动等方面的叙述存在很大差异。这主要反映了(       
A.教科书无法体现历史真实B.历史叙述受多种因素影响
C.红军长征真相无法被探知D.史料真伪会决定历史书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国古籍没有类似今天标点,汉代出现断句“、”和“?”,称之为句读,宋代出现了“,”“。”。正因为如此,《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孔子的人本主义观念。但唐代韩愈却认为末句当断为“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样变成了既问人,又问马,并说“圣人岂仁于人不仁于马?”上述现象表明
A.不同的历史史料,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B.阶级立场的不同,对人物的评价会有区别
C.同一历史事件,因理解角度而至解读不同D.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应尽可能多占有史料
2022-04-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林则徐及虎门销烟的评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评价
广州市民(当时)鸦片系不法贸易,中国官府理应禁止,林钦差尽其所能而行,所事皆是公正合理之事
道光帝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拿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际,反生出许多波……
孙中山林则徐焚烟毁土一案,酿成莫大祸事,前清官吏烧烟土,未根据条约,不知公理之野蛮举动。
早期共产党人林则徐品行端正、办事认真,总算中国官僚中有能力的人,而且也认为他在世界认知方面领先于同时代人。

A.史料混杂难以廓清真相B.历史评价不能形成定论
C.评价视角影响历史结论D.事件成败影响人们评价
2021-05-02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