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6 道试题
1 . 元朝统治者并不考虑传统的地方行政区划因素,而是根据需要,大开大合,将不同气候土壤的地理区域合而为一,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以据险。此举旨在
A.结束藩镇割据的局面B.促进不同民族的交融
C.凸显政权的与众不同D.消除地方叛乱的隐患
2021-05-01更新 | 336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魏均田令规定:“土广民稀之处,如果民有余力,政府可暂借土地任民超额耕种,以后人口增加或有新户迁来,再依制受田。”这一规定( )
A.有利于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B.抑制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
C.大幅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体现了均田制度的灵活性
3 . 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出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个。在山东省淄博市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有井巷支架,还有运输、通风、排水等设施。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
C.区域技术交流日益频繁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
2021-04-29更新 | 655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实行均田制,授田对象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土地类型男夫妇人
露田40亩20亩40亩20亩30亩
桑田20亩20亩
麻田10亩5亩10亩5亩
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县令、郡丞各6顷

据表可知,北魏均田制(     )
A.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B.加剧了土地兼并
C.兼顾了各阶层的利益D.推动江南的开发
2021-04-28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5世纪,意大利文化领域百花竞放,出现了“言必称古典”的局面。当时的先进人士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理想,蔑视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门第观念,力求成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据此可知,当时
A.宗教信仰意识日益淡薄B.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C.教育已摆脱了宗教束缚D.资产阶级文化迎来了发展
6 . 1958年,毛泽东决定暂缓收复金门,10月13日,国防部发布命令停止炮击金门两星期,强调说:“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这种做法意在
A.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B.缓和国共两党矛盾斗争
C.反抗美国直接军事侵略D.促进海峡两岸经济交流
2021-04-28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逐渐在寻常百姓人家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电视荧屏这个小小的方格子清楚的了解世界各个角落的新闻,这再度验证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据此可知,电视的普及
A.提高了国民的素质B.疏远了人际关系
C.开阔了人们的视野D.推动了科技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人文生态系统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的解决又依靠良性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建立,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个人生态问题的重心在于通过修身解决心身关系问题,进而解决社会生态问题以根本解决自然生态问题。儒家的也包括爱自然,对待具体的自然事物,不是简单的不杀生,强调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儒家经典强调,必须制定相关礼制、法规来保护生态资源,禁止人们随意砍伐树木、捕鱼捉鳖。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食人”“足以衣人,但只有运用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实现丰衣足食,国家应该设置专门官员来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生态思想初探》等

材料二   1973年以来中国生态观念的的变迁

年份生态保护主要观念
1973—1981年首次打破社会主义中国不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观念
1986—1991年首次提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992—1996年首次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
1997—2001年首次提出源头保护和自然恢复
2007—2011年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
2012—2016年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2017年至今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侯鹏、高吉喜等《中国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其演进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儒家生态观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生态观念变迁的背景,并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的历史意义。
2021-04-27更新 | 21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9 . 刘邦曾下诏禁止商人及其子弟为官。汉武帝则不顾汉初以来的传统,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为其理财,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这一变化反映出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B.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加强
C.经商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D.财税来源发生了重大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出土的战国时期大量铁工具看,铲、锄、锸等手工操作工具居绝大多数。至1980年止,手工工具出土点有近40处之多,犁铧出土却较少,仅见七八处。即使在同时出土多种工具的同一墓葬中,犁铧数量也比手工工具少得多。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铁器与畜力联系并不紧密B.生产工具发生了根本变革
C.农业生产上普遍使用铁器D.小农生产方式得到了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