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1 . 根据(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介绍,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它是世界上较早的股份有限公司;1614年,荷兰雇佣的水手超出了西班牙、法国、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总和;17世纪上半叶,荷兰首都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并拥有西方最大的仓储仓库。上述材料表明
A.荷兰是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B.荷兰有能力稳居世界霸主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正式形成D.荷兰称霸得益于其发达的商业资本
2022-04-0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后,中国社会诸多先进知识分子或政治派别都非常重视报刊的创办。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了《实务报》《强学报》等报刊;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了《警钟日报》《民报》等报刊;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前锋》《新华日报》等报刊。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报刊没有娱乐功能B.创办报刊没有任何阻碍
C.报刊宣传成为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D.报刊的利润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近期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中,香港歌手胡杏儿作为“国宝守护人”,为我们介绍了国宝“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该壁纸是应外国人要求,以农耕、桑织、茶叶、瓷器为主题,结合中西方绘画技巧定制而成。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当时
A.中国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B.清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清政府重视对外进行文化输出D.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2-04-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根据彭雨新等主编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介绍,明朝前期土地开垦时……边境军粮供应紧张,商人将游民编成“堡伍”,给游民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监督他们生产,所开垦的荒地便成为商人所有的产业。这则材料可以反映出当时
A.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些近代化的因素
B.明朝的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商人的主要经营领域转移到农业
2022-04-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冬,民既入(入:呆在家里),妇人同巷,相从夜绩(绩:把麻搓捻成线或绳)……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这则材料可以反映出汉代
A.家庭手工业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B.纺织技术较为成熟
C.已经出现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D.社会生产普遍采用集体经营的方式
2022-04-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根据彭泽益编《新编朱泾镇志》介绍,在明清时期,上海市朱泾镇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但是,鸦片战争后,“手织土布逐渐衰落,朱泾镇四乡发展为纯水稻区”。对于这种变化,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B.反映出传统工商业市镇逐渐衰落
C.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
D.可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条件
7 . 根据费玉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介绍,1960年,中共中央委员会指示将供应城市居民的人均粮食定量每月减少一公斤,同时指示在农村把有权作出决定的单位由公社向下转移到大队。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当时
A.中国人民生活困苦B.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中共中央放弃计划经济体制D.中共中央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2022-04-03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根据于素云等《中国近代经济史》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洋货进口激增。在进口的货物中,除了大量的鸦片、棉纺织品外,还有棉花、煤油、糖类、染料、颜料、粮食等消费品,钢铁、机器和工具数量一直很少。上述材料可以说明当时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侵略者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
C.轻工业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产业
D.民族资本主义并未涉足重工业
2022-04-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宋代,农业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宋朝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当惊人。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时平均每亩产量约1.5石(唐比汉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以土地自由买卖和契约化为主要特征的私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税赋制度的优化、佃农地位的提高,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宋代统治者对商业的重视,使得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冲破了传统“市坊”格局的限制。

——《汉唐与两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材料二   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农业的发展变化对两宋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2-03-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玄宗时期,诏敕应该由所有的宰相共同署名,值事宰相签署后,还要历抵其他宰相府第去签署。肃宗时,“许令直事者一人,假署同列之名以进,遂为故事”。德宗继位后,废除假署代名制,后又改宰相一日一值守,但宰相不能有连续的掌权时间。这些举措有利于
A.防范宰相专权擅政B.避免行政决策失误
C.提高中枢决策效率D.扩大中书省的权力
2022-03-23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