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3 道试题
1 . 如表为古籍中对禅让制的不同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史料内容来源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祥。孝之方,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唐虞之道》,编著于战国中后期,是儒家论述禅让制度较为完整的文献
“昔免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免于平阳,取之帝位。”古本《竹书纪年》于西晋年间盗掘战国时期魏袅王的蒸菲中发现出土。记录了从夏代至魏裹王二十年的历史
A.神话传说不具有史料价值B.文献记载必须与文物考古相互印证
C.时代愈近历史叙述愈客观D.立场和目的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记载
2 . 电视剧《风中奇缘》讲述的是汉武帝时期西域大漠和都城长安的一系列故事,其中主角胡歌扮演的“九爷”作为一个商人(同时还是汉武帝的外甥),社会地位很高,影响力极大,这最有可能得益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加强B.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
C.“推恩令”的实施D.对商人征收财产税
3 . 1920年,邓恩铭指出,“按社会学说起来,人人都是有衣穿,有饭吃才对。为什么富的富得不得了,穷的穷得不得了?我想社会上一般军阀、官僚、政客、资本家,只知道役使苦同胞为他们做奴隶牛马,还要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这表明他(     
A.强调中国共产党代表劳苦大众的利益
B.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落后的根源
C.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社会问题
D.主张知识分子应与工农运动紧密结合
4 . 部分学者在研究拉丁美洲“考迪罗主义”时指出:“国家的条件使得暴力的统治或狡诈的统治比法制的统治更为有效”“西班牙美洲政治植物上开出的一朵特有的花”。他们揭示了拉丁美洲(     
A.政治制度的特殊性B.民族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C.社会发展的滞后性D.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5 . 永乐年间,明朝政府发动所属藏汉人民,两次修筑川藏驿路,“自是道路毕通,使臣往还数万里”。这一举措(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提升了民众的文化水平
C.推动了中国与中亚之间的交流D.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6 . 章炳麟(1869~1936年),原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馗书》,是章太炎第一本系统涉及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专著。1904年,他对其进行了修改并再次出版。如表为其两个版本中的叙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刊行时间论断内容
初刻

1900年

震旦之共主,非仲尼之世胄则谁乎?
家天下则帝孔氏,百世丕天之大律。
仲尼横于万纪矣。
重订1904年孔子名过于实。“孔氏闻望之过情有故”,其删革六艺的卓越成就,乃老子、墨子不屑之事。
孔子道术皆不及孟荀。《论语》阐述的义理不明,《三朝记》(记录孔子与鲁哀公问对的著作)则自相矛盾,前后冲突,故“夫孟、荀道术皆踊绝孔氏”。
孔子非圣人,与汉之刘歆一样,乃良史也。

——摘编自余艳红《传统、现代与现代之后:章太炎的思想世界》

指出章太炎对孔子评价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11-14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2至15世纪,西欧市民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并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当时教堂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市民大会堂和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这反映出当时(     
A.城市发展助长教会势力提升B.教堂建造代表城市经济水平
C.教会的世俗化趋向日益增强D.市民阶层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某学者指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这一过程如图所示。由此可见,他认为(     

A.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具有同源性B.古代世界文明的核心在西亚、中亚
C.文明交融产生了西亚、中亚文明D.西亚、中亚是古代文明交流的桥梁
2023-11-14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相继开设国学系和国学研究院,各地出现了一批冠以国学名义的杂志以及国学研究会之类的社会组织,中国出现了“国学之黄金时代”。这反映出五四新文化运动(     
A.调和了中西文化冲突B.强化了传统文化的地位
C.引发了知识界的反思D.排斥了西方的文化渗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95年强学会成立后,参会的有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精英,有袁世凯、聂士成等新军将领,甚至翁同龢、张之洞等身任军机大臣或地方督抚要职的高层官僚也成为会员和赞助人,一些以保守著称的人士也开始出现态度上的新变化。这表明(     
A.体制创新的有利因素增加B.维新派与封建官僚已达成妥协
C.救亡图存已成为各界共识D.社会各阶层共同推进制度革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