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洋务运动

材料一   (光绪皇帝1895年7月19日发布上谕)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应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隐患。……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抵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皆应及时举办。

———《光绪朝东华录》

材料二   欲振作,必须自强。欲自强,必须变法。以筹国用、罗人才为始事,以练民兵、开议院为成功……泰西议院之制,以英为最优;有上议院,国家爵命之官也;有下议院,民间公举之绅也……惟兹事体大,须俟十年之后,学校大成,然后开院仿行,以立万世无疆之业。

——陈炽(清末官员,维新派)《上清帝万言书》(该条陈随上述光绪帝上谕同日下发)

材料三   福州船政局1869—1905年所造轮船统计表

下水日期轮船材质数量(艘)吨数合计制造总费用(千两)
1869—1870年木质22785530
1871—1875年木质14121911887
1876—1880年木质378431236
铁胁4
1881—1885年铁胁35630834
1886—1890年铁胁366101230
铁胁钢壳4
1891—1895年铁胁钢壳44280886
1896—1905年铁胁钢壳658051924

——整理自《清末海军史料》

汪:船政局所造船只中有12艘先后编入清朝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甲午战争中随舰队全军覆没。

材料   园随着福州船政局不断扩大规模,船政局的耗费日益增大,而清政府的财政日益匮乏,对船政局的支付日益减少,于是矛盾尖锐了;船政局僚属把船厂当做封建衙门,任人唯亲,船厂人员多“滥竽充数”,“一无所知”。企业矛盾不断激化,福州船政局于1907年全面停产。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有人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终结”,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至少选取两则上述材料予以说明。
2024-02-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史学探究:司马光修史。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

材料一   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材料二   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   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

(1)回答三种除文献史料类型之外的其他类型史料。
(2)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
2024-02-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太平天国后期的《资政新篇》,提出了敢于言利,鼓励致富;倡导工商业,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主张引进西方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使社会资金转投向工商业生产。这些设想(     
A.打击了清朝腐朽落后统治B.抵制了外国军事经济侵略
C.废除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D.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4 . 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A.血缘政治的完善B.铸铜技术的进步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中原文化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
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
2018-12-03更新 | 3223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8-06-09更新 | 8092次组卷 | 85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20世纪是经济体制不断创新与调整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
⑵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历史上称为什么?这些措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⑶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和作用。
2016-11-27更新 | 4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航线图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1)材料一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中线路1、线路2的开辟者分别是谁?他们的活动给欧洲和亚非美洲分别带来什么重大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2)18-19世纪的欧洲流行这样的说法:“Steam叔叔是英国人” (Steam此处既是人名又是蒸汽机的意思)。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这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又有何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新的重大发明应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16-11-27更新 | 7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北京房山区周口店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9 . 2013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在1910到1911年,他们(注:指各省立宪党人,主张清政府立即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坚持新的要求,当不能得到满足时,这些要求就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 ——(美)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其(各省立宪党人)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辞则甚激昂……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秘议“……吾辈公决密谋革命……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云云。
——徐佛苏在《梁任公先生逸事》
材料三 辛亥之役,本预定湖南首举义旗,举事后,湖北必调兵往援。计划以往援之师前途倒戈,内外夹击,到武汉长岳立时即可光复。不意湖南举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发生汉口俄租界总部爆炸之事……
——《辛亥革命资料汇集》(2)《糯公随笔》
材料四 “按武昌起义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澄一逃;倘瑞澄不逃,则张彪(注:驻武昌新军第八镇统制)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集》孙中山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说“武昌起义绝非一只从云端上掉下来的运动之果。”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革命斗争有哪些客观有利条件?
(3)概括材料三、四观点的共同之处,指出其分析对象的角度有何不同?
(4)恩格斯曾说过: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10 . 材料一 国军一部分应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则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1937年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军作战指导计划》
材料二 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与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的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把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功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
——1937年8月25日洛川会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请回答:
(1)为实现材料一中“确保山西”“力保淞沪要地”的目的,国民党组织了哪些战役?我们应当怎样评价这些战役?
(2)材料二说明中共确定了怎样的抗战路线?为此,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洛川会议后是怎样实践上述抗战路线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