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88 道试题
1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这说明
A.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C.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其中与党的十二大相对应的一组是
高频词会议社会主义阶级革命经济建设发展人民国家中国领导
11898455352791111182557
128356212312492117775262
17914252091841731027611859
84335288272428121386856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07-09更新 | 94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英国普通工人食物消费状况变化统计,此表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期间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食物很少有肉类,马铃薯为主,水果消费很少马铃薯减少,家庭蔬菜量增加香蕉消费普及,罐头、冷冻肉大量增加

A.工人工资水平普遍较低B.加工食品超过了农业食品
C.工人家庭支出水平提高D.英国人注重食物的多样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诏书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共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
A.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
C.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
2017-10-19更新 | 814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据美国国会预算局统计,微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2000年挤掉700万个就业岗位,估计2010年前后,美国知识型人才将可能占到全体职工总数的近70%。这反映了
①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
②微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只是失业危机
③劳动密集型在向知识密集型过渡
④美国政府在失业危机面前无能为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2017-12-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同步测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下列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

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2017-10-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上期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4章单元练习国庆作业(二)

7 . 材料:《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1)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为什么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绩如此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
禁缠足(篇)31117
兴女学(篇)5617
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
合计103656

由此推断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2017-07-06更新 | 635次组卷 | 4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以下表格反映的是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的国际比较,这个表中的数据体现了
国家195019731992
中国1.604.098.50
印度1.352.605.55
日本9.1112.0914.86
英国10.8411.6614.09
美国11.2714.5818.04

A.教育发展是经济发达的基础
B.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C.大学教育普及率的提升是20世纪国际教育共同成就
D.中国教育总体提升速度较快,但大学教育尚未普及
10 . 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
200020062010201120122013
中国对中亚出口额(亿美元)7.752.3165.3185.8213232.3
中国对中亚进口额(亿美元)10.535135.8210.2246.4270.3

①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
②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
③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④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8-06-01更新 | 2426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