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A.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D.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7日内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1794年《人权宣言》在哥伦比亚首次被翻译和秘密印刷,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大城市,土生白人贵族和知识青年组织了大量秘密结社,“我不是西班牙人,我是美洲人”成为惯常口头语,“美洲人”的新观念开始形成。这反映出在拉丁美洲(       
A.国家认同促进社会变革B.思想启蒙激发民族意识
C.独立运动摧毁殖民体系D.革命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3 . 瓷器的全球流动
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
(一)瓷器行销世界
(1)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这发生于________。(单选)(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2)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填涂字母)

①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_________
②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他出使的路线是_________
③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_________
(3)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____。(单选)(       
A.宣政院B.市舶司C.中书省D.广州十三行

(4)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的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________。(双选)(       
A.外部需求B.军事扩张C.技术传播D.工艺精湛

(二)瓷器影响世界
(5)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________。(单选)
A.工厂制度的确定B.资本主义的垄断
C.手工工坊的发展D.殖民活动的兴起

瓷器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材料一:

釉上彩中国乐师像(18世纪)

材料二:清康熙年间开始出现珐琅影瓷,以中国传统白瓷胎为底,融入西方珐琅彩描绘制作而成。珐琅彩瓷装饰题材与风格亦受西方影响。

(6)材料一是德意志制作的“中国风”瓷塑,其中的人物形象与中国当时的实际形象不其相符,表现出欧洲人自多的趣味和风尚,这一现象折射出________。(双选)(       
A.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想象B.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C.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重构D.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如何理解瓷器全球流动中的文化交流。
2024-06-1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网络回忆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计划在城市建立身份证制度,因客观条件及种种原因而没有实施。1983年5月,公安部党组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提请国家立法,实行《公民证》制度,得到批准。198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的施行反映(       
A.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B.体制改革助推基层自治
C.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D.人口流动推进政策调整
2024-06-17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B.封建庄园制度的成熟
C.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大学生杨静远曾坚持“我一个学文学的,对政治根本不发生兴趣”。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她开始意识到“国家真是每个人的”,决意“要把自己献给我的国家”,主动了解中共政纲,进而走上革命道路。杨静远的转变折射出(       
A.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高涨B.中共中流砥柱作用得到认可
C.国民党政权深陷统治危机D.和平建国成为人民共同愿望
2024-06-17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1943年3月,中国国民党以将介石的名义抛出《中国之命运》一书,公开提出共产主义和英美式的自由主义都不适合中国,“中国之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这说明(       
A.民族统一战线初现裂痕B.中国的国际地位没有提高
C.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D.国民党试图独占抗战成果
2024-06-17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部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下表是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企业统购、统销、订货等类产品的产值比重

城市

上海

天津

武汉

西安

沈阳

比值

59.5%

70%

65.5%

70%

59.9%

由此可知(       
A.公私合营企业占主要份额B.私营资本主义经济显著增强
C.国家掌握私营产品的主要部分D.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形成
2024-06-17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部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1884年中法《简明新约》规定,此约缮中法文各两分,各执一分为据,应按照公法通判,以法文为正。1885年续谈正式约章时,以法文文本为准的条款被慈禧太后“勾掉”,1885年签订的《越南条款》以法文为正不再出现,这表明清政府(       
A.意图抵御西方强权B.拒绝融入国际公法
C.有效遏制边疆危机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2024-06-17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10 . 据研究,古代礼制记载的春秋时期酒器礼器,分为爵、觚、觯、角、散五种,称为“五爵”,其名来自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礼器。实际上,春秋时期的五爵为漆木酒器,其容量依次为一至五升,“宗庙祭祀,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春秋时期礼器的变化反映出(       
A.礼器形制趋同说明礼崩乐坏B.宗庙祭祀遵循天人合一观念
C.漆木酒器彰显人文关怀D.以小显贵维系封建等级秩序
2024-06-17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部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