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时代风貌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内容解说

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
节约和劳动竞赛的号召
20世纪50年代,报纸上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开展劳动竞赛的报道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工人的积极生产被认为不仅事关物质财富的创造,更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大局。

1952年人民画报照片
19521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一行270人抵达北京,受到国家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手捧鲜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带着全体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决心向祖国和人民致敬。

1953年北京日报照片
2400人一起做广播体操
195111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1952620日,全国体育总会正式成立,毛泽东为此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访华的苏联诗人吉洪诺夫作诗:“当北京人出来做广播体操……城里整齐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变成了体育场。”
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风貌,并加以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阅读如表。下列项中,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时间1950年3月1950年12月1951年12月1952年12月
批发物价指数以100为参数下降85.0%下降92.4%下降92.6%
①得益于“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②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管理
③结束了十几年物价连续暴涨的局面       ④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对于下面童谣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七月一日,我们祝福您》
举起十二亿强健的臂膀,手捧紫荆花,让我们欢呼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迈开十二亿人铿锵的步伐,奔向那个庄严的时刻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十二亿双黑眼睛在那一天都饱含着热泪——那是要倾诉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屈辱。
A.颂扬“一国两制”,捍卫国家统一B.庆祝党的诞生,歌颂祖国富强
C.恢复合法席位,构建世界和平D.发展经济特区,促进对外开放
2024-05-12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改汉姓”“定籍贯”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学者目前共查到128篇北魏元氏墓志,其中明确记载籍贯为洛阳的有108篇,籍贯缺失的墓志有17篇,另有3篇墓志籍贯不明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鲜卑皇族积极支持孝文帝改汉姓B.改汉姓巩固了拓跋氏的核心地位
C.籍贯缺失反映当时对门望不重视D.鲜卑元氏贯彻籍贯改革程度较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四等人制”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以往的历史著述中被广为论述,如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第三十五章第三节“元代之政治情态”中,称“第一最著者,为其政治上之显分阶级……依种类分为四等。”但近年来,中外一些学者从具体史料出发,对“四等人制”提出质疑,如刘晓认为:“‘四等人制’从未见诸任何元代官方文件……只是后人将元朝相关零散规定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假设。”对此,最为准确的解读是(     
A.元朝“四等人制”已被广为接受,刘晓的研究多余
B.钱穆是近代著名的历史专家,其观点更具有权威性
C.历史的研究往往见仁见智,两种说法各有其道理
D.“四等人制”的真相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考订
6 . “陈独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论述是从社会现实斗争的需要出发,是为了从唯物史观说明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从阶级斗争说为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的出发点来解读唯物史观的……”材料反映陈独秀(     
A.强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客观的宣传介绍B.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与改造中国社会结合
C.肯定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D.主张用暴力革命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7 . 如表所示为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一些国家新航路探索的概况。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人物时间航路
英国卡伯特父子1497年从高纬度地区通往亚洲
德雷克1578年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法国卡蒂埃16世纪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哈德逊17世纪初经北冰洋通向亚洲
塔斯曼1642~1643年环航澳大利亚
俄国17世纪初从北太平洋到北冰洋
A.欧洲列强殖民争夺激烈B.远洋探险成为时代潮流
C.生产关系变革指日可待D.各国封建势力日趋没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12 年3月,孙中山发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剪辫热潮,一些地方自发组织义务剪辫队,当场为人剪辫;《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北京城内一片男子的哭声,很多男子反复摸着自己的辫子舍不得剪去。对于以上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扫荡了传统文化B.民众受旧的思想观念束缚较深
C.辛亥革命未能促进思想解放D.革命推动社会风俗发生了剧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何清谷在《秦币探索》一文中指出,从出土的实物看,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见于辽东半岛,西南伸进大渡河上游。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秦朝开始出现铜铸币②“半两”是记载钱币的重量
③半两钱流通已遍及全国④半两钱为秦朝的统一货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 . 对下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图: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及城镇人口比重
A.务工迁移量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相一致
B.务工迁移量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发展与停滞
C.20世纪80年代末务工迁移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
D.21世纪初迁移返乡趋势的出现抑制了城镇化发展
2022-12-16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