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维也纳体系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它就解决国际争端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但维也纳体系外衣下列强外交的实质逻辑,也是国际社会存在系统性压迫和恒久冲突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维也纳体系的叙述,正确的(       
①无法真正解决国际争端                                   ②创立并确认了集体制裁的基本原则
③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                         ④它的建立与拿破仑帝国灭亡有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 .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事物的机构,下列管理机构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宣政院②安西都护府③西域都护府④卫所⑤理藩院
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⑤④
3 . 从16世纪20年代一直到18世纪末期将近300年的时间里,有20多个入觐的西方使节被迫向中国皇帝行了跪拜礼;1793年大英帝国派来的马戛尔尼使团进入中国境内后,车队被清廷强行插上标有“英吉利贡使”的旗帜。据此可知(       
A.朝代更替延缓制度创新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地位
C.外国使节需要更新观念D.宗藩体制影响中外交往
4 . 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清朝改土归流的这一策略(       
A.确保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B.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改善了传统的民族结构状况D.使中央集权体系趋于完备
2023-11-30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大D.中共二十大
6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康熙皇帝谕令:“西藏事务不便令拉藏汗独理,应遣官一员前往西藏协同拉藏办理事务。”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著令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差往达赖喇嘛处”。这些措施(     
A.标志着驻藏大臣制度趋于完善
B.完善了边疆地区的基层治理体系
C.旨在推动西南地区的全面发展
D.强化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改革开放后民事活动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反映了我国(       
A.日益发展民主管理机制B.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健全
C.依法治国方略开始实施D.法治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8 .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①是本国历史上最早成文法                    ②都引发了德治与法治之争
③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                    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不久后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现象反映出(     
A.成文法得到普及B.各诸侯国都以法治国
C.社会结构的变化D.宗法制度的日渐消亡
10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西方选官制度互相借鉴,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近代西方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制定了文官制度;现代中国又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下列关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是西方最早采用书面考试录用官员的国家
B.学堂选官制度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设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法等国文官制度最终建立
D.党管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的根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