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77次组卷 | 24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1912~1918年新设民族企业数量情况统计(单位:家)。其中,1914~1918年企业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推进B.辛亥革命的推动
C.五四运动的爆发D.世界大战的影响
3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以朝贡使节的惯例屡次拒绝西方列强的“修约”请求,希望西方使节仍以客人身份穿中国朝服每三年或每五年觐见一次,由驿路进京,并保证全程有中国官吏护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公使驻京”获得法律效力。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朝统治者竭力抗拒外侮B.清朝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
C.中国运用国际法维护主权D.西方的侵略出于经济动机
2022-11-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巴黎公社的基本政体是议行合一的委员会制。议员必须亲自工作,亲自执行自己通过的法律,亲自检查实际执行的结果,亲自对自己的选民直接负责。这表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权B.推翻了资产阶级专政
C.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物D.践行了主权在民原则
2022-11-2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2-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期间,以格雷为首的英国外交部通过“协调外交”实现英德“亲密合作”,不仅保证了“协调外交”机制的有效运作,成功将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还令英德两国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进一步缓和。格雷曾表示:“我国与德国的关系得以提升,本人将尽力继续保持两国良好关系。”但在处理危机后续问题时,英国因急于从巴尔干事务中抽身,导致在该地区有直接利益的奥、意两国失去约束,率先背离“大国一致”原则,而英德两国对奥斯曼帝国的争夺则瓦解了“协调外交”赖以维系的基础。1914年3月,同盟国集团抛开协约国集团单独行动以及后者的反制措施表明,双方利益呈现完全对立状态,旧欧洲赖以维持和平的“协调外交”机制与多极格局均已不复存在。

——摘编自韩志斌、张弛《巴尔干战争前后英国的“协调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英国“协调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英国“协调外交”失败的原因。
2022-11-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唐后期部分有明确记载的郡望及士族入仕人数统计。这一现象反映出(     
郡望明经科进士科诸科
陇西李氏220
博陵崔氏230
范阳卢氏430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科举制度的发展
C.士族价值观念的转变D.中央集权的弱化
7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载厘改统”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最重要的财政税制改革之一。厘金最初是曾国藩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所需军费而采取的一种战时税收,后逐渐在全国开展起来,税率也从最开始的1%涨到20%甚至更多,几乎达到“无地不征,无物不税”的地步。作为一项彻头彻尾的弊税,厘金制度从一开始就钳制了生产流通……又由于地方政府每年只需向中央政府缴纳象征性的一小部分税收,及至军阀林立的北洋时期,厘金已然成为地方割据政权的经济基石。1928年前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全国”后,为巩固其统治,决心启动“栽厘改统”改革。

如果单纯地把“裁厘改统”看作一场为外交活动提供便利、为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和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力而进行的改革,那么这次改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和增加中央财政收入这两个主要目的都达成了。总而言之,“栽厘改统”对于南京国民政府而言有利于自身,但不利于民生。

——摘编自孙晟《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统”效果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裁厘改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裁厘改统”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的统一,是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来分裂局面演变发展的结果。公元589年,隋朝实现统一,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唐朝是在推翻隋朝,消灭农民起义力量及割据势力的情况下建立的。只有更为强大的统一集权才能维护唐朝统治。从北魏中期到唐中期,经济上的一大变动是实行均田制。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和租庸调法。唐初,自耕农增加,其经济地位略有改善,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朝在开元年间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均田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提了大量的土地、人口、税收。

唐朝又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行府兵制。这一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护了唐前期一百多年的稳定,这些都为唐帝国中央集权提供了物质基础。唐代三省制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官制发展的结果,是君权与相权矛盾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刘曼春《论唐代三省制》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前三条的各自第一句话连接起来就是美国“三权分立”的宪政总轮廓。根据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军事以及部分立法大权,战时可以行使“独裁”权。根据宪法规定,立法权本来属于民选的议会,为了避免众议院为民众所挟持,宪法特别设立了每州由2个名额组成的参议院,以此对众议院进行制约。而且众议院议员任期2年,参议院议员任期6年,后者完全可以与前者抗衡。这样,民众的大多数通过众议院发挥作用的渠道也就被封杀了。根据宪法规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总统任命,其任职是终身制的。它能利用解释一切法律的权力,例如,可以宣布大多数民众主张或者制定的法律“违宪”“无效”。他们经常宣布废除不利于美国统治阶级的立法,这在美国历史上被认为“起了特别反对的作用”。

——摘编自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实行三省制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其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理解。
2022-11-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20年12月,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但后来欧盟又宣布推迟审议和批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2021年10月,欧盟经济与安全事务部部长访美,和美国磋商针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增加“分离度”的问题。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秩序日益走向混乱B.国与国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
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D.大国强权意识普遍趋于淡化
10 . 下图是1950~2019年学前教育在校人数和毛入园率统计图。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学前教育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符B.新时期我国公办幼儿教育发展迅速
C.政府的重视程度决定教育发展速度D.改革开放前中国学前教育停滞不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