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31 道试题
1 . 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9-08更新 | 435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
A.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
C.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D.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
2019-06-10更新 | 7215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2019-06-10更新 | 505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资治通鉴》卷226这样概括两税法的征收办法:“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先以支出定赋税总额,再分配各地征收B.主户和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
C.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征收户税D.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5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019-01-30更新 | 3033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广东卷)
6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55次组卷 | 39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2019-07-23更新 | 189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福建卷)
8 . 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说明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
2018-11-10更新 | 215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11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016-11-27更新 | 2646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2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B.希冀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2017-04-17更新 | 1981次组卷 | 39卷引用:浙江省2017届4月第二次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