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古罗马时期,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先要写上某某做继承人,然后再写其他事项。如果遗嘱人违反这一规定,而在遗嘱中首先写指定监护人等内容,而后再写指定继承人,除非这一遗嘱属于士兵遗嘱,否则写在指定继承人之前的内容一律无效。据此可知,在古罗马
A.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私有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
C.法律注重维护公共利益D.遗嘱成为唯一的继承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彭燕郊溆浦土改日记》记载:土改的地区,如果要兵,有要不尽的兵源。农村中偷窃的现象没有了,现在有些地方真正是夜不闭户,没有偷牛、赌宝,人人都以劳动为光荣。该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土改
A.彻底改变了社会风气B.推动了工业化的开展
C.目的是为了获得兵源D.有利于巩固人民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统治者决策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监……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浸入其器物。”
汉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盐铁官营专卖“于国诚便,帝然之,有诏施行”。
汉和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如故……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A.汉代放弃抑商政策B.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C.工商业者地位发生根本变化D.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9年,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打土豪,分田地”,获得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拥护,仅闽西上杭才溪乡一地,就有3,762人参加红军,占当时全乡总人口的20%和青壮年男子的80%。这说明了我党
A.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实现B.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可行
C.扩大红军号召获全国响应D.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正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4世纪,罗马平民与贵族在管理事务上平分秋色,公元前3世纪中叶,平民担任大祭司后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法律知识开始公开被传授,之后的很多法学家也纷纷为当事人解答法律困惑和为当事人诉讼办案。这反映出当时的罗马
A.公民法逐渐向万民法过渡B.法学家成为司法的主体
C.自然法精神得到较好贯彻D.法律的普适性逐渐扩大
6 . 古代雅典用于指控恶意告发者,或者指控和节日相关的犯罪行为的案件必须向公民大会揭发,公民大会通过一项法令来宣告被告有罪还是无罪,但是案件最终须在陪审法庭审理。这表明,在古代雅典
A.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B.审判程序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权力分配体现了分权制衡思想D.人民主权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7 . 进入21世纪,西方的“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都显示出制度弊端。在2017年世界政党大会上,多国领导人普遍表示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政党的成功经验对于他们领导自己的政党和促进本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见
A.中国政党制度能纾解人类政党难题B.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得到西方国家认同
C.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较大D.国际社会均在效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8 . 1885年,康有为在其著作《实理公法全书》中强调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是相通的,是可以用“几何公理”的形式来表现的。康有为这一言论
A.批判了中体西用理论B.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
C.宣扬了科学救国主张D.否定了封建政治体制
9 . 清代皇帝经常对督抚“亲加训诲”,使督抚“晓朝廷法度,不敢妄萌邪念”,派遣钦差大臣到督抚治所巡视,皇帝还不时出巡督抚的治所。这主要是因为清代
A.君主专制呈强化的趋势B.地方督抚拥有较大权力
C.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升D.监察制度形成严密体系
10 . 据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他任知县的宛平县辖区有8万人,有5官38吏,其中官俸由户部拨发,吏禄不固定,要地方自行解决。沈榜限于地方财政制约,为完成庞杂的公务,不得不大量加征徭役。据学者考证,这一做法在明朝非常普遍。这一现象反映出明代
A.积贫积弱问题非常严重B.封建经济发展停滞
C.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削弱D.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