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之间的户籍和口数统计数据。反映出(     
年度户籍(户)口数(口)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1223306269594978
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427963421007820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1067796056486856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45984016163863
A.在籍户口波动性下降B.这段时期分裂动荡
C.东汉时期基层治理好D.西晋户口数据真实
2024-02-29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唐朝中晚期人口分布状况和变化统计表(官方数据)。出现表中各地户数统计情况和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道别户数升降百分比(开元为100)
开元户元和户
关内道71035228377839.9
河南道143646115871011
河东道72336724916033.9
河北道108485618578317.1
山南道49191721471943.69
江南道133498879173659.3
湖南道30066617761259.1
剑南道73914515986021.6
岭南道28545614613952.2
陇右道上64060无统计数据
陇右道下56376无统计数据
淮南道186541无统计数据
A.政治局势的动荡导致人口锐减
B.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人口分布
C.赋税制度的变革导致人口减少
D.中央集权的弱化影响人口统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东汉官吏诈病现象是东汉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诈病期间官吏们拥有一种“病人”身份,在行政程序上他们能够合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如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表格数据体现了(     
时期“诈病官员”人数任职区域“诈病官员”人数
东汉前期(光武至和帝)30地方44
东汉后期(殇帝至献帝)91中央84
(注:部分官员任中央官与地方官期间均出现诈病现象)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C.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D.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1992年和1997年全国私营企业部分数据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1992年、1997年私营企业的发展
年份雇工人数(万人)增长率注册资本额(亿元)增长率总产值(亿元)增长率
1992年201.526.1%22179.70%205.139.9%
1997年1 14514.4%5 14037.00%3 922.521.6%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C.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D.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23-02-04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出口环节免税且退还以前纳税环节的已纳税款。下图是1985—2015年我国出口额、退税额及退税率的变化(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退税额是出口总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B.我国外贸的出口额与退税率同频波动
C.加入世贸组织导致了退税率持续上升D.出口退税有助于增强我国产品竞争力
6 . 在1937年11月陕甘宁边区的乡、区、县普选中,有70%的选民参加了选举。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大选时,参选乡民的比例在70%以上,中心地区的平山、灵寿等县达90%以上。上述数据可用来说明(     
A.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B.工农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
C.基层自治体制趋于完善D.根据地动员能力日益增强
7 . 如表为1871—1903年中国进口的棉纱和棉布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表格中空缺的数据最有可能是(     
年份棉纱棉布
1871—18732.830.32
1881—18835.822.8
1891—1893
1901—190318.619.7
A.①为14.6;②为16.3B.①为14.6;②为20.5
C.①为19.8;②为20.5D.①为19.8;②为16.3
8 . 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进行了三波改革,但都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与苏联相比,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劳动力75%在农业部门,苏联75%在工业部门;苏联已将社会保障网扩展至城乡全体劳动者,而中国享受保障的只有占劳动者总数20%的城市劳动者。这些数据反映了(     
A.苏联的社会保障优于中国B.中国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
C.中国的改革成就高于苏联D.中国的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2024-03-25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稻谷历年生产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稻谷面积与产量始终呈现正相关B.新中国初期的土改解放了生产力
C.稻谷的低谷期均与自然环境相关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粮食持续增长
2024-03-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暨寒假作业联考历史试题
10 . 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中旬发布的数据,2023全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这份“丰收答卷”是多种因素综合促成,其中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达180万台(套),由此可见(     
A.农业在生产总值增长率上贡献最大B.我国农业的发展充分保障食品安全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军事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保障了食品供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