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生产力:工业革命使________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②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_________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__________
③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_______
④社会生活: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________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_________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_______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2)消极影响
①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________加剧、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 世纪末20世纪初,________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2024-02-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预习自测
2 . 全面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积极
影响
政治有利于民族交融,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______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经济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______,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思想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
影响
政治①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皇权至高无上,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②为官者则畏首畏尾、唯命是从,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______、贪污腐败之风
经济______政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发展
思想闭关自守政策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______的发展
外交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023-09-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四单元单元整合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孝文汉化内容
①政治:公元495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②社会:A.改____   B.易____   C.讲____   D.改________E:通____
(2)孝文汉化影响
①积极影响
A.顺应了北方各民族____的历史趋势,大大____民族矛盾
B.促进了北魏的____发展和社会____
C.为以后北方____南方以及____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消极影响: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固化了____,滋长鲜卑贵族腐化,激化了____,为北魏灭亡埋下伏笔
2022-08-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4 . 选官:科举制历代选官制度
时期商周战国—秦朝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1905
选官方式世卿世禄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依照标准血缘关系军功品行才能门第考试

(2)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____   
②有利于____的加强
③提高官员的____                       
④有利于____的流动,扩大了____的基础
消极影响
①严重____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____学问,阻碍了____的新发展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越来越____
2022-08-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正面战场的抗战

________注意:淞沪会战≠淞沪抗战
(1)概况: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________,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
(2)结果: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________”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
太原会战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日军逼近太原,________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2)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________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
徐州会战
(1)时间:1938年1至5月。
(2)指挥者: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
(3)结果: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________,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________取得的________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论持久战》
(1)背景: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
(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________”,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________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3)意义:________。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武汉会战
(1)时间:1938年6月中旬至10月下旬。
(2)特点: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3)结果:毙伤日军近四万人。同时广州也被日军占领。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抗日相持阶段中,中国军队继续奋勇抗击日军。
(2)时间:1941年12月。
(3)结果: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工业和高校内迁
(1)状况: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________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2)意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________和精神基础。
2022-10-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