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理解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主义的原因。
2 . 试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020-11-1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出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步骤?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5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4 .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2019-01-30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6 . 比较近代以来在两次中日战争中,影响中国胜败的主要因素。并以恩格斯“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观点,指出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018-12-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港澳台班)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2018-12-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港澳台班)
8 . 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2018-12-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港澳台班)
9 .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突出变化?概述这一变化的表现,并说明你对这一变化过程的主要认识。
2018-12-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港澳台班)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试述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主要表现。分析这一时期“左”倾路线形成的原因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影响。
2018-12-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港澳台班)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