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法。
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1-09-2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治乱兴衰
(1)完成中国古代之乱兴衰表

时代盛世乱世
西汉
汉武帝时代
光武中兴汉末军阀混战
唐朝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清朝三藩之乱


(2)用史实说明贞观之治的具体表现
(3)具体说明处理好哪些方面关系关系决定王朝的治乱兴衰
2019-11-05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历史学科期中测试卷
3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分别列举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的一项措施?
(3)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
4 . 中国政府和人民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19世纪中叶以来二百年历史联系起来,我们清楚地看到,对现代化的执著追求是贯穿这一历史阶段的一条基本线索,是先进的中国人锲而不舍的目标。
(1)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最后20年,中国在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有何变化?
(2)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进步趋势?
(3)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3)分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原因?
(4)比较材料三、四斯塔夫里阿诺斯和内藤湖南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2019-01-30更新 | 7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山西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简答题 | 较难(0.4) |
6 . 【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了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人迫使坍塌鲜边防从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关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朝鲜。但是,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 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记录?关于事件的起因,三方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当事方的影响?

7 .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的片段

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征?这些特征在雅典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其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谈谈古希腊与古罗马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巨大贡献。

2017-11-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抹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负”,这是对先秦儒家“性也,天之就也”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

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剧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失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二者都具有开启民智的启蒙功能……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时所利用的理论和批判的对象上有何不同之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和各自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7-11-17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

(2)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请指出儒、墨、道三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法家的集大成者。

(3)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家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4)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道家学派继承人是谁?其学说最突出的是什么?

(5)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成为封建政府的统治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请说出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明清之际出现活跃的儒家思想,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列举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及其核心思想。

2017-09-1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经过一百多年的工业化探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舞台。

(1)民国初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推动其发展的外因是什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促使其发展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2)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担负起工业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此,党和政府在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分别有什么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开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主要措施是什么?

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指的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