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11-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因杂居相处、互相通婚等原因,社会和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差异性缩小,共同性增多,最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个民族。民族融合是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是各民族血缘和基因的融合体,汉族有少数民族的血缘和基因,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血缘和基因,各少数民族间血缘和基因也相互渗透。

——摘编自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3·浙江·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华儿女开发和建设美好家园的长期奋斗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形成了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大一统”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影响下,中华民族追求疆域领土统一、推崇中央政府权威、注重文化共识凝聚,反对国家四分五裂、地方各自为政、价值观虚无混乱。尽管一些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不论分裂的时间有多长、分裂的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历史一再证明,只要中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国家就能够强盛、安宁、稳定,人民就会幸福安康。

——朱诚如《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材料二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是国家统一。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进行管理,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治理。

四是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据材料自选一个特点为角度,运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大一统与国家治理”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5-08更新 | 38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历史试卷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