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7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出现了以学堂乐歌为主要形态的新音乐,代表作有《何日醒》《黄河》《出征军人》《光复纪念》等,供学生集体咏唱。新音乐的出现
A.使中国音乐教育得到了普及B.奠定了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
C.表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利于激发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2021-04-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0 年 5 月 1 日,《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号”,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 同时刊登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劳动法典》。上海、北京、广州、长沙、汕头、天津等地都举行了纪念“五一”节活动。上海工人发表了《五一宣言》,宣言抗议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1922 年“五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和罢工援助案。此后,每年“五一”     节,中国共产党或其领导的解放区都会举行一定形式的纪念活动。

——摘编自倪天祚《五一节庆祝活动在中国》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 1949 年 12 月将 5 月 1 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日。此后,每年“五一”节期间,北京和全国各地都举行群众性的集会游行活动。各种游艺场所、公园、礼堂在“五一”节免费开放,并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此外,还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人民日报》等媒体也集中宣传劳动模范事迹,报道各地开展生产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摘编自王云红《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 20年代初期,中国“五一”节纪念活动的特点,并简析“五一”节纪念活动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举行“五一”节庆祝活动的意义。
2021-05-24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届高三5月仿真题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斗争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开展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遭受重大挫折下的一次奋起,可以说,井冈山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理论和信仰的一次检验。因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很多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感到绝望。有些意志不坚定者开了小差,逃离了革命队伍。有些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看不到星星之火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摘编自左乐平 王仕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起点和理论开辟——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周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毛泽东发表了哪些文章来回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问题?概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大的变化。世界许多国家高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速度惊人,有亚洲四小龙之称。1978年一年之中,邓小平连续4次出访。邓小平已经在酝酿着一个大胆的方案:办特区。他经过反复的思考认为,最好是在靠近香港等发达地区的地方,划出一块地方,办成特区。很快,中发[197950号文件正式出台,在广东深圳筹办特区的事情最终敲定。

——摘编自霞飞《创办经济特区的台前幕后》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邓小平反复强调:经济特区还是个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借助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自主权,经济特区率先实现经济起飞。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大经济特区,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全局性问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贡献了经验。

——摘编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价值新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
2021-05-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兴诗先生曾说:“只有用脚步去丈量过土地,才是真正了解它的深意。”观察如图,标识地点与事件相符的是:

①地是中俄缔结条约收复的伊犁
②地是明朝长城的西起点嘉峪关
③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地
④地有纪念长征结束的“会师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5-12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迁移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希腊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和移民史。移居海外的古希腊人出于防卫的需要,通常是筑城而居形成“polis”。在此过程中,polis不断分裂扩张,第一代殖民城市成为母邦,以其为基础,再形成无数子邦。对古希腊人来说,polis不仅是一个生活共同体,而且也是实现人类自我完美的道德共同体。

——摘编自吾淳《古希腊文明“突破”的初始因素及主要方向》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三个多世纪,移民新大陆的欧洲人还不到300万人,从拿破仑战争到大萧条,大约有3200万欧洲人来到美国。近代早期,到达新大陆的非洲黑奴数量比欧洲移民的总数多了三倍,后者中有一半以上也是受某种形式的逼迫:军事征召、契约奴、罪犯。就移民运动本身而言,其进程更像是贸易而不是移民。……不过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奴隶贸易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来自亚洲的移民虽然给人以苦力形象,但也大都是自由移民。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性的人口大爆炸首先发生在欧洲,财富的高增长和分布的不均衡对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人口大迁移提供了持续的刺激。

——摘编自【美】摩亚《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的移民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材料三   “德国政府过分强调军国主义精神,这与我(指爱因斯坦)是格格不入的,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是如此。(1895年)在我的请求下,父亲采取措施,使我放弃了德国国籍。”

——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

“只要我(指爱因斯坦)还能有所选择,我就只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这个国家里所实行的是:公民自由、宽容、以及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都不存在。”

——1933年《不回德国的声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polis”的含义,并列举“polis”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叶以后美洲移民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爱因斯坦是一位世界公民,他于1895年、1933年两度放弃德国国籍。依据材料三,概括爱因斯坦两次离开德国的相同原因,并列举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两个史实说明爱因斯坦作为一位世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021-09-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9月基础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侯绍裘是上海松江第一位共产党员,1918-1920年求学于上海南洋公学,1923年秋入党,1927年牺牲于南京。

材料一   这个暑假(1919年),实在是我一个很可纪念的时期,因为我的思想,在这时期内起了一个急激的变化。

暑假以前,我正看饮冰室丛书(梁启超文集)。到了这个署期内,我方才开始看《新青年》,一看之后爱不释手。《新青年》所给予我的影响,最重要者有二端∶一是文学观念;二是对旧道德、旧礼教的见解。看了《新青年》,方才明白了文学的真义。对干白话文五体投地的佩服。至于道德观念方面,以前虽不十分崇拜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伦理,欲赖以改良世道人心,及知看了《新青年》,方知二者不可得兼。罢课中的社会主义的思潮,使我想舍弃学生界的政客式的运动,而从事于社会革命的运动。我那时对于社会主义只有一些很模糊的观念,以为是一种富于破坏精神的、反抗一切特权阶级的革命罢了。至于其他的派别,更其弄不明白,同时还觉得商界中人也不足与有为;惟有劳工阶级在我那时的心目中,是诚恳笃实。可与共事的。干是便想投入工厂,藉以实行宣传社会主义的素愿。

——改编自《我的参与学生运动的回顾》

材料二   我们第一须先确立我们的人生观,要使我们的人生观是社会的而非个人的,要认定一个人不是为一己而生,是为社会为人类而生,以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为人生的最终目的的最大责任,而以尽此责任为乐。当社会的自由与个人自由相冲突时,我宁可牺牲我一己的自由而为社会的自由着想。

——改编自《我们该做怎样的青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侯绍裘"这个暑假"思想转变的原因。
(2)依据材料,归纳侯绍裘思想转变的表现。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侯绍裘思想的转变?
2021-05-0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7 . 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国共合作D.抗美援朝
2021-09-1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二战带给人们永远的伤痛,我们只有清楚地剖析战争的成因才能吸取教训,更好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

——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   法西斯国家的实力远不像西方国家想象的那样强大。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部队只有三个营,希特勒后来承认:“进入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在东非只有两个月的石油储存。如果西方国家禁止向意大利输送石油,意大利的飞机、坦克很快会陷入瘫痪状态。墨索里尼后来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

——根据《战争与和平》教材整理

材料三   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处理国际争端,坚决反对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基辛格对二战爆发原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基辛格认为“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终将被“推翻”的理由。从德国的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其会用“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凡尔赛体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爆发没能被阻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战争苦难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启示。
2021-05-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某校历史学社举行了一次《革命圣地》红色邮展。以下为参展邮票:

A.中共一大会址


B.南昌起义指挥部


C.人民大会堂


D.天安门

E.井冈山茨坪

F.遵义会议会址

G.延安风光

H.西柏坡旧址

(1)有同学指出,参展邮票以面值大小顺序排布不尽合理,他尝试按照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确定相应时代主题后重新排序。请根据下表所列时代主题与除邮票 D 之外的其它七枚邮票进行排序:
序号时代主题名邮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红军长征中的伟大历史转折
党的七大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2)有同学发现邮票 D 可以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多个时代主题相吻合。请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对该邮票的相关事件说明,填写相应的时代主题。

D

1919 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35 年,一二·九运动在北平爆发。

1949 年,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3)如果要增加一枚邮票,你会选择哪一个地点作为主题图案?为什么?
(4)如果要为本次邮展制作一块序言展板,请你撰写序言的内容。(结合材料,内容自定)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遂生,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在批判性继承前人法律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宪法思想。作为人类法律思想史的先驱,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先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制度的罪恶,他们主张构建理想社会,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颁布通俗易懂的法律条文。1918,列宁颁布的第一部苏维埃宪法废除了私有制,宣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宪法对国家权力归属于劳动人民做了规定,并且把将剥削阶级的一切权利于以剥夺正式确定下来。列宁认为苏维埃宪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真正实行了民主制度,真正维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

——摘编自邢晨晓《列宁宪法思想研究》

材料二1954年以前,由于制宪条件不具备,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制宪权,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到了1953,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为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提供了客观环境。

一一摘编自韩大元《关于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若干问题探讨一一纪念1954年宪法颁布五十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宪法思想渊源,并简析1918年苏维埃宪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2021-07-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