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21 道试题
1 . 下框为某部历史著作中列出的大事年表(节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关注的是

A.战后世界的重建
B.世界的军事冲突
C.西方国家的合作
D.两大阵营的对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修建铁路受到顽固人士的反对
B.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C.此人认为在当时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此人认为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是不适宜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
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
B.中美文化趋向融合
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
2019-05-26更新 | 19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正式提出了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复兴计划”,提出要通过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使自由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确立”。这说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
A.赢得西欧民众对美国的好感
B.援助西欧复兴
C.稳定西欧各国的资产阶级政权
D.奠定建立北约组织的基础
5 .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经济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
D.政治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2019-05-23更新 | 190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2019-05-20更新 | 632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019-05-18更新 | 1676次组卷 | 4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
A.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B.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
C.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
D.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
2019-05-18更新 | 1321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A.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2019-05-18更新 | 107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演变

时代故事梗概
春秋时期故事原型为齐庄公袭莒,随征的杞梁战死,齐侯路遇杞梁妻,向她吊唁,杞梁妻不接受郊吊。
两汉时期故事的中心从“悲歌”变为“崩城”。
隋唐时期故事时间移至秦朝,“崩城”变成“崩长城”,与秦始皇挂上了钩。
宋元时期故事中的“札梁妻”改为“孟姜”,有关孟姜女的故事话本大量出现。
明清时期故事演变为秦皇想娶她,她要求为夫造坟造庙和御祭,祭毕自杀,秦皇失意而归,各地兴起了孟姜女立庙运动,民间的孟姜女传说大量出现,得到文人学士的承认。

——据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