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1 道试题
1 . 18世纪以前,中印棉布衣服在英国曾风靡一时。而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输入棉纺织品,宣称输入的棉货“消耗国家的财富”,“夺去人民的工作”。这一法令(     
A.加速了英国原始资本的积累B.有助于英国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C.妨碍了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D.体现出禁欲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塞罗认为,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西塞罗所说的“法”(     
A.影响了近代启蒙思想的发展B.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C.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人D.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分封制度取代郡县制度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2023-01-09更新 | 222次组卷 | 11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宣言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89年第九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南北通过对话解决矛盾和争端D.第三世界国家调整了战略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说明宋代(     
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消亡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2022-09-18更新 | 580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崇尚耕读的明代学者吴与弼教导未早起劳作的弟子:“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程颐)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清代思想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由此可知中
A.明清时期士农界限已经被打破B.劳动的道德教化价值受到重视
C.中国文化的耕读传统初步形成D.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82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中学2020届高三学后结课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在乡村创设以征发赋役为直接目的,以户籍登记、人户编排为手段的里甲制。明代中晚期在乡村流行保甲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和互相监督,嘉靖后还承担轮流赡养鳏寡孤独老人等更多的社会功能。明代后期推行乡约制,没有统一的形制,大多是各乡里结合实际设置相应职务,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功能,包括宣讲圣谕、倡导互助、处理纠纷等。明太祖禁止官员插手基层乡村事务,通过士绅、宗族和老人等精英群体实施乡村地方自治。为了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效果,明代统治者颁行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乡规民约和家族法规。

——摘编自林乾、杨练《明代乡村治理体系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自治”观念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与中国传统的乡绅治理联系在一起,异化为带有一定地方割据色彩的基层政治观念。清末依靠土地、民望而长期扎根于基层乡村社会的乡绅仍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所发挥的治理作用并不能像以前那样顺利了。国民党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武装团体、独立经济利益的地方自治机关,但是也并没能真正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塑。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帮助农民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然后通过鼓励基层百姓选举干部、建立基层政府,实现了“自治”应有的价值内核——民主权利。中国基层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自治。

——摘编自刘凤雪、张俤《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与“自治”观念的中国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变化,并简析其产生原因。
9 . 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B.公民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2021-08-20更新 | 68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
A.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B.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
2021-04-19更新 | 53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