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下表是先秦史籍中对周王朝部分政治事件的记载,这说明,周王朝(     
《周礼•司寇》国有大事,则集万民于王门。一日询国危,二日询国迁,三日询立君。
《左传•哀公元年》吴之入楚也,使人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
《国语》(周)厉王虐,国人谤王,王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A.最高王权未能实现绝对集中B.政权的贵族色彩较为浓厚
C.中央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加深D.天子的行政大权日渐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2022-10-08更新 | 1270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隋书》记载:“丹阳(隋朝的南京)旧京(六朝都城)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埒(等)于二京(长安、洛阳)。”南京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展的基础是(     
A.江南经济的开发B.国家的统一安定
C.经济结构的调整D.丝绸之路的开辟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时,在埃及、波斯和印度等地建立的希腊化城市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公元前3世纪70年代,亚历山大里亚输入的商品中就有印度狗、印度牛和印度女子。梵语词语“书”“笔”“墨水”等都源自希腊语,早期中国佛像也有希腊特征。印度人特别尊敬希腊化时代的天文学,据记载,印度人曾说敬畏希腊科学家“像敬畏神灵一样”。可见,希腊化文明在南亚影响之深。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材料二   汉唐帝国分别是当时的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之一,自汉武帝开疆拓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来,中华帝国的丝绸等物品引起了欧洲社会对东方中国的热切向往,而古代欧洲、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各类物品源源不断地被进贡或贩卖到中国,所以汉唐时期是东西方物质文明交流、物种传播最重要、最频繁的时期之一,是欧亚世界加深认识、不断走向世界一体化的历史开端。

——摘编自尚永琪《汉唐时代的动物传播与文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期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时期东西方文明交往密切的原因及影响。
5 . 春秋时,列国之执政,多以宗族任之。秦宗族同姓见于经传记载者仅有公子絷等寥寥数人,而为秦所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外人如百里奚、蹇叔、由余、巫豹、公孙枝、孟明视等济济一堂。这实质上说明当时
A.秦统一过程中善用人才B.宗法制的藩篱有所突破
C.秦国已建立了官僚政治D.士阶层的自我意识觉醒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梦秦简《关市律》中提到“为作务及官府市”,这证明了官营商业的存在;在《金布律》《仓律》等书中都有官府出卖器物、原材料和牲畜的记载,盐、铁更是由官府垄断经营,利润巨大。《汉书·食货志》曾引援董仲舒的说法,商鞅变法后,官府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西汉初期在“无为而治”的大环境下,官营商业有所削弱,但汉武帝又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东汉把盐、铁统改为各郡国主管,实行“民营官税”,仅仅个别郡仍由官府经营采矿、冶炼和铁器销售,虽然东汉依然存在其他官府手工业部门,但总体上其官营商业的规模已经无法与西汉相比。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茶盐本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茶盐之税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官府经营茶盐,与民争利,实为下下策,不仅获利不比通商多,而且由于“利之所诱,虽曰刑人,号痛之声动乎天地,弗能禁也”,也极易导致人民的反抗、威胁朝廷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宋王朝又几次变异茶盐之法,或禁或驰,致使社会秩序更加不稳。因此进步的士人主张“今日之宜,莫如一切通商,官勿卖买,听其自为”,“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

——摘编自徐红《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西汉中后期强化官营垄断商业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商业的发展趋势,并论述材料二中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官解诂》对某一官职做了如下记载:“专郡,信理庶绩,劝农赈贫,决讼断辟,兴利除害,检举郡奸,举善黜恶,诛讨暴残。”空格处官职应为
A.太守B.郡尉C.刺史D.司隶校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书·艺文志》记载,子产在郑国为相时进行改革,“铸刑书”使得郑国小有中兴之势。孔子对子产持赞赏态度,且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采用刑罚来治理鲁国。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借助法家生存B.以法治国思想的发展
C.改革成为百家共识D.法家备受统治者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论语》记载:“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五六年里,孔子为中都宰“西方之诸侯则焉”,为司空“物各得其所生之宜”,为大司寇“男尚忠信,女尚贞顺”。这反映出
A.孔子对他的学说充满自信B.孔学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C.儒学主动迎合统治者需要D.早期儒学治理社会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宋代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泊袁州,闻仰山之胜久矣,去城虽远,今日特往游之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反映出,宋代时
A.仰山成为闻名的旅游区B.袁州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
C.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D.仰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22-05-15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