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文,其苛狠和愚蠢,竟达到显然不能实现的程度。德国被宣判必须缴付惊人的巨额赔款。实际上,要掠夺一个战败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所需要的、可以搬动的东西运走,和驱使战败国一部分人担任永久的或暂时的劳役。

——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丘吉尔年表(部分)

1919年参加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提出成立俄罗斯问题委员会,主张对苏俄进行国际性干涉。
1926年,英国职工总会因矿工薪资问题举行全国大罢工,丘吉尔对待罢工态度强硬,建议用机关枪驱散罢工矿工。
19386月,丘吉尔所著《英国仍在沉睡》一书由哈拉普公司出版。10月,激烈抨击《慕尼黑协定》。
1940510日,就任英国首相。7月—10月,领导不列颠之战。
194211日,与美、苏、中等二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635日在美国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铁幕”演说。

——摘编自(英)马丁吉尔伯特《丘吉尔传》

材料三   1940年,日本要求英国关闭滇缅公路,断绝对中国的援助,因为害怕影响自己在南亚的殖民地利益,英国没有反对,立刻决定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签字的正是新任首相丘吉尔……罗斯福曾委婉地建议丘吉尔要从旧的殖民主义帝国思维中跳出来,他的回应是:我出任英国首相不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

——摘编自张玮《丘吉尔的另一面》

(1)说明材料一对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料价值。
(2)提取材料二、三中的相关信息,对丘吉尔政治家的形象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昭陵六骏石刻是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立于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6块大型浮雕石刻,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一作特勤骠)”“青骓”“飒露紫”。据记载,李世民为六骏的亲题赞语分别如下,这些赞语
特勒骠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青雅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飒露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拳毛騧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白蹄乌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A.反映了唐朝的风土人情B.客观展现了唐蕃矛盾
C.推动了唐蕃间文学交流D.兼具文学和史料价值
2022-05-26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明皇幸蜀图》李思训画,藏宗室汝南郡王仲忽家,余尝见其摹本,方广不满二尺,而山川、云物、车荤、人畜、草木、禽鸟无一不具。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注:叶梦得为北宋末南宋初南渡词人代表之一)

材料三   (李)思训,高宗时累转江都令:……开元六年(716年)卒,赠秦州都督,陪葬桥陵,思训尤善丹青,迄今绘事者推李将军山水。

——(后晋)刘昀《旧唐书·列传十·宗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皇幸蜀图》流传至今的原因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2)依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二的矛盾之处,并据此谈谈你对史料使用的认识。
2022-05-24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是否觉醒?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西方的作家们已对道光皇帝和他的臣僚作口诛笔伐之能事。无数谴责字眼,如自大、不负责、贪污腐化等都堆在他们头上。可是今日事后看来,既有组织上的重荷和文化上的传统压在他们头上,其他任何人处在他们的地位也不见得能够做的特别不同,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并未组织一调查委员会事后决定事体发生的情形与个人的责任。没有派官员出国考察,也没有在组织上做任何更改。美国官员愿意供给制船造炮之蓝图,被婉言拒绝.《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面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二所列史料对于研究的问题各有何价值?
(2)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是否觉醒?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   在这个时期,我们犯了两个重大的错误。其一是在一九三三年福建事变中没有能同蔡廷锴的部队联合。其二是放弃了我们以前的运动战术,而采用错误的单纯防御战略。用阵地战对付占巨大优势的南京军队,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红军无论在技术上或者在精神上都不适合于阵地战。由于犯了这些错误,由于蒋介石在围剿中采用新的战术和战略,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技术上占压倒的优势,到了一九三四年,红军就不得不努力去改变它在江西的迅速恶化的处境了。

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往如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战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方要对日、中、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是完全对的。

接着,苏维埃政府又发表宣言,号召中国所有的武装力量组成统一战线,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一九三三年初,苏维埃政府宣布愿在下列基础上同任何白军合作:停止内战,停止进攻苏区和红军,保障民众的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武装人民进行抗日战争。

中国的农民一般不愿意受组织、纪律的约束,不愿从事超过自己家庭范围以外的任何社会活动。我不得不承认,我所接触到的农民,大多数似乎是拥护苏维埃和红军的。他们有许多人意见批评一大堆,但问到他们是否愿意过现在的生活而不愿过以前的生活,答复几乎总是肯定的。我也注意到他们大多数人谈到苏维埃时用的‘我们的政府’,这使我觉得,在中国农村,这是一种新现象。

——摘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提出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三十年代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5-08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笔记的史料价值

材料一   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般杂剧:杖头傀儡任小三,每日五更头回小杂剧,差晚看不及矣。……杨望京,小儿相扑、杂剧、掉刀、蛮牌。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诸杂剧色皆诨裹,各服本色紫、绯、绿宽衫,义襕,镀金带。

——(宋)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   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阅读材料,说明三则宋代笔记史料对研究宋代杂剧有哪些史料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由。
2022-05-0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四)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72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

首次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410日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5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

813-9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恢复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

19783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5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日,《光明日报》转载此文。

12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摘自唐培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指导思想拨乱反正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11-09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拂郎国贡马图》(局部),描绘的是1336年拂郎国(芬兰)使者向元朝宫廷进献宝马的情景。该作品(       
A.反映出中欧交往密切B.说明文人画长足发展
C.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D.体现出元朝疆域广阔
2022-04-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初年,宋太宗率军与辽军大战于高粱河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以下为若干记载。
“上以幽州逾旬未下,士卒疲顿,转饷回远,复恐契丹来救,遂下诏班师。”(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粱河,败绩。甲申,班师。(元)脱脱《宋史》
(耶律)沙等及宋兵战于高粱河,少却;休哥、斜轸横击,大败之。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驴车遁去。(元)脱脱《辽史》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高粱河之战,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辽史》记载详细并且相对客观,作为史料最为可信
B.《续资治通鉴长编》为宋朝本朝所编纂,不具备史料价值
C.《宋史》与《辽史》同为元朝编写,其价值倾向完全一致
D.三部史书的不同记载体现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应谨慎对待
2022-04-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作为直接证据,以下材料可用于说明

如图是1912年8月31日英国《插图伦敦新闻》封面画,图注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原文如此)的政治顾问莫理循博士和总统袁世凯”。莫理循是澳大利亚籍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当时被西方媒体誉为“舵手”“拯救中国的救星”。他后来回忆说:“许多图片新闻刊载有我的画像,最有趣的是伪造我站在袁世凯身旁并以一份文件请其过目的那张画像。这是总统和他的秘书蔡廷干的照片,不过蔡的头被我的头取而代之了。
A.西方各国对袁世凯政府的支持B.西方社会意图干涉和影响民国政府
C.伪造的照片史料没有史料价值D.民国政府沦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