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4 道试题
1 . 《文明启示录》如此评价1750—1850年的欧洲:“法国在政治上独领风骚,英国在经济上卓异不凡。这两个国家改变了欧洲生活,将欧洲大陆从旧制度抬升到新制度。”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英法两国在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B.英法两国近代化存在政治和经济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
C.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民法典》的颁布能够为材料观点提供支撑
D.折射出拿破仑战争摧毁欧洲封建制度带来深远历史影响
2 . 下列项中,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1860—1913年我国棉布产量中机制布与手织布的比重变化表(%)》
项目年186018941913
机制布所占比重3.1814.1534.83
手织布所占比重96.8285.8565.17
A.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B.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C.棉纺织工业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3 . 下表是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对表中人口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地区1400年1600年1800年
中国70110330
欧洲5289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6010492
拉丁美洲361019
A.物种的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B.国外移民的大量涌入促使欧洲人口迅速增加
C.土地贫瘠是非洲撒哈拉以南人口减少主要原因
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拉丁美洲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部分著作。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著作作者出版时间
《屯堡乡民社会:九溪村》孙兆霞等2005年
《城市化中的石牌村》郑孟煊等2005年
《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林刚2010年
《李罗侯村76年的变迁》朱文强2011年
《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林聚任等2013年
A.注重宏观视野观察农村的变迁历程B.是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手史料
C.以微观视角呈现中国农村社会变革D.学者普遍关注新时代中国农村振兴
2023-07-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业合作社逐渐发展起来,对图2信息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三大改造中诞生了农业合作社B.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工业发展
C.“一五计划”发展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
2023-06-29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效法汉人用瓷器来表达审美,辽瓷中的鸡冠壶(以其形似鸡冠得名)最具代表性。鸡冠壶釉色出挑大胆,具有强烈的游牧民族阳刚之美。辽瓷中绿色的器物非常突出——在契丹人的眼中,盎然的绿色代表生养他们的千里草原。鸡冠壶的造型并非一成不变,穿孔式的鸡冠壶出现在辽代早期,通过绳索穿孔而过,方便固定在马背上,适合契丹人的马上生活。到了辽代中晚期,大量契丹人从游牧走向定居,适合居室使用的提梁式鸡冠壶应运而生。从器型风格上看,鸡冠壶从最初的敦厚浑圆到中后期的苗条清瘦,体现了与中原文明交汇融合的特点。总体而言,辽瓷技艺醇熟,造型挺拔劲健。在同时期中国的各类陶瓷中,辽瓷之美在色彩、在形制,在牧情古朴,在和而不同。

——摘编自张颖《在辽瓷中还原契丹民族的游牧生活》

材料二:经历了两宋时期的没落,青花瓷在蒙元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烧制元青花瓷的高铁低锰的钴土矿(“苏麻离青”)来自波斯。元朝政府于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烧造贡瓷的“浮梁瓷局”,烧制出的青花瓷颜色稳定、沉静,而且在烧结瓷器的温度、质地及装饰手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青花瓷也因其高贵典雅的艺术水准而成为14世纪大规模对外出口商品之一。……元、清两代因信仰萨满教而崇尚天蓝色,明代统治者因信奉道教而推崇青蓝色系。几经历史淘洗,“青花之蓝”终于成为华夏文化记忆和对外和平交往中繁荣发展的见证。

——摘编自邹文兵、曾璐《“中国蓝”:色彩情感与品牌视觉形象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一,从材料中提取关于辽瓷的三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这些信息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以来青花瓷快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概括瓷器史中所见的中华文化之特性。
2023-06-29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清代部分时期财政收入统计(单位:万两)。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关税逐渐成为清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B.繁重的苛捐杂税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
C.田赋比重下降折射出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关税收入增加缘于被迫开放了通商口岸
2023-06-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对下列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894—1948商业资本平均增长率表
时间年平均增长率
1894—1911年6.26%
1911—1920年4.24
1920—1936年3.06%
1936—1948年—3.28%
A.民族资本主义一直处于发展之中B.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
C.增长率持续走低源于西方对华政策D.经济形势受到国内外局势综合影响
9 .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写道:“1971年8月,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其后果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②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已经建立
④美元仍然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慕尼黑——悲剧的序幕》中写道:“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慕尼黑协定解读不正确的是(     
A.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B.加速了德国吞并奥地利
C.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因素D.助长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