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右图大碗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碗壁上除了有“民主团结”的字样之外,还有“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纪念”。此碗最有可能出现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 . 与端午节起源相关人物的说法,两汉时期就众说纷纭,下表列出两汉时期各地关于端午节习俗起源的信息。这表明,两汉时期(     
时期地域纪念人物
两汉苏南、浙北伍子胥(忠贞贤能)
绍兴曹娥(孝女)
梧州陈临(勤政爱民)
许多地区屈原(爱国爱民)
苏南、浙北伍子胥(忠贞贤能)
A.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习俗B.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C.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家国一体政治格局形成
3 . 如图为纪念近代某一革命活动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分布示意图,该革命活动(     

A.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B.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C.开启了中国浴火重生的新征程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2024-05-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甘肃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张从当地居民家中征集的木制桌子,桌角的位置刻着“红军要打日本”的小字标语。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馆藏红军标语口号“农民发动起来打绅粮分田地去”。这反映出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     
A.积极宣传政治主张B.注重根据地的建设
C.坚决抵抗外敌侵略D.坚持开展土地革命
2024-03-07更新 | 22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法国纪念一部法典颁行20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该法典(     
A.是首部资产阶级法律文件B.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C.是“大陆法系”的代表法律D.在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建立的南通博物苑在中国博物馆早期实践中是独特的。张謇既清醒地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又务实地践行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历史、美术、天然三部与动植物园的建制,使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学理意义上的物物馆。隶属南通师范学院“为本经师范生备物理止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之知识”的宗旨以及独特的馆名,让南通博物苑具有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色彩。

——摘编自黄春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蹲物馆发展史》

材料二   表:19492015年《人民日报》中关于博物馆的相关报道统计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
《旅顺军事历史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19550520)、《内蒙古修建第一座博物馆》(19560809)等《我国博物馆有五百多座》(19840105)、《中国博物馆逾2400个》(20071222
《延安革命博物馆正式开放》(19581206)、《定陵博物馆今起开放》(19590926)等《广西筹建洞穴博物馆》(19820612)、《四川兴建恐龙博物馆》(19840114)、《北京市兴建中国紫檀博物馆》(19971123
《苏联鞑靼国立博物馆展览我斗争胜利事迹并陈列中国民间艺术制品》(19491031)、《民主德国博物馆专家到京》(19540503)等《首都纪念国际博物馆日》(19970519)、《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大会在沪开幕》(20021022
《坚持政治挂帅,积极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19600327)、《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是世界革命人民的法宝——记外国朋友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660805)等《北京市政府发出通知中小学生每学期参观一次博物馆》(19910204)、《旅行社开发市场博物馆增加客源》(20020812

——摘编自姬秀丽《建国以来博物馆公共形象的历史变迁探析一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通博物苑成立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的变化。
2023-02-23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纪念大会上讲道:“(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次大会纪念的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D.西安事变
2023-02-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环境动荡,革命事业尚在进行,这一阶段对辛亥革命的纪念评价经历了较大的沉浮,客观上也在重塑着民众的观念领域和精神世界,推动了广大民众从忠君爱国到革命救国的民族觉醒。辛亥革命的爆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助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革命正当性的论证、革命任务的明晰、革命精神的洗礼、革命道路的抉择提供了历史坐标和历史参照。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高举辛亥革命事业旗帜、争夺话语权以实现话语自主的契机中逐步成长为一个具备明确政治目标和丰富斗争经验的成熟政党。

——摘编自董在全《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纪念话语的百年嬗变》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事业逐渐落地开花,纪念辛亥革命也成了一种政治传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在转型之际同样需要这面旗帜并调整纪念话语模式,以此占据阐释辛亥革命内核的制高点,掌握纪念辛亥革命的话语权,从而获得革命正统性、政权合法性,为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转变、助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提供法理基础和民意支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努力构建出了一套符合自身政治文化思维的辛亥革命阐释体系,其中核心话语主要有两个面向:一是接续着“反帝”的政治主张;二是紧扣着“建设”的实践主题。这极大地满足了总结和激活历史经验、加强和整合政治力量、动员和教育人民群众的时代需要。

——摘编自马敏《浅谈深化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研究的三个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纪念辛亥革命的基本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纪念辛亥革命的变化,并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全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仅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国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其中牺牲2000余万人。不可否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和配合。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日本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未在国内公布,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其更缺乏了解。关于割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的态度是“弹之丸地、暂行赏借”;英国认为“被焚鸦片赔偿费”等赔款是恢复和平状态必不可少的赔偿;关于协议关税,清政府认为“新的税则比旧日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洋洋自得外交成功”;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权宜的想法,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对签订《南京条约》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840—1900年间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抗争求索的重大史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