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

——摘编《光明日报》2022510日第5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为中世纪西欧庄园示意图,图中可以看到除领主的房子外,还能够看到教堂、堂区神父的房子、谷仓、磨坊、铁匠铺,多数庄园还有池塘,供饮畜和养鱼等。材料表明(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B.西欧中世纪庄园内社会等级森严
C.庄园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十分活跃D.西欧庄园经济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大帆船贸易中最主要的“丝银贸易”,使中国的丝织品进入美洲,而白银流向中国。许多西班牙官员在观察这一贸易时,并不关心西班牙人、菲律宾人在交易中获得了多少商品,甚至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运来的是自己国家的糟粕,他们的视线只集中在金钱本身。在重商主义指导下,财富就是金银。只要金钱的本体流向国外,就是西班牙的损失。当时,流出的白银大多会留在中国,因此,中国被视为欧洲和亚洲白银的中心。西班牙人认为白银等贵金属外流,也将间接在军事上对西班牙造成威胁。在这种形势下,西班牙国内外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迫使王室不得不进行干预。

——摘编自韩琦,张昀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西班牙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态度。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两个时期亚欧之间贸易的相同点。
4 . 如图为清末直隶境内部分平原县份(即县)商品流通路径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这些县份(     

A.受到欧美列强的经济政治侵略B.传统自然经济基本处于瓦解状态
C.基层村庄已纳入市场流通体系D.水陆交通情况得到较大幅度改善
5 . 大西洋三角贸易伴随着规模巨大的人口迁移,如图是近代早期大西洋三角贸易示意图。对当时人口迁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输出方向正好与商品流向相反B.欧洲对外人口输出量最大
C.自然条件阻碍了印第安人向外迁徙D.大量黑种人被迫迁入美洲
2023-04-23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球产业链循环体系示意图

——摘编自施展《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

材料二   二战后,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思想的是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他认为世界经济旧秩序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中心”和发展中国家这个“外围”构成的。“中心”剥削“外围”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根源。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国家在万隆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决议和宣言,确定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首先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所通过的《经济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国际新秩序”这一概念。1974年,在“七十七国集团”的推动下,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起草并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行动纲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推动了指导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联合斗争的共同纲领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在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主要任务的同时,响应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呼吁,主张建立和平、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摘编自阮建平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主要特征。
(2)材料二呈现了二战结束以来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持续斗争的历程,其中蕴含了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诸多思考,请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7 . 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的彩陶中可见少量写实性画面,其中《鹳鱼石斧图》(示意图如下)最为典型。有考古学家认为这幅画最发人深思的地方,是把鹳衔鱼和石斧这两类不相干的事象一并画在专门为装殓成人尸骨的陶缸(棺)上。由这一疑问可以推断,此画反映了(     

A.墓主人生前的事迹成就B.渔猎是当地主要生产方式
C.原始绘画艺术的集大成D.仰韶文化诞生了早期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面是西欧中世纪庄园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     
A.领主与村民间和谐共处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封闭性
C.村民实行集体劳作方式D.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   近代的美洲文明已经不是纯粹的土著文明,而是被历史重塑过的再生文明,是欧洲文明和美洲印第安文明及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文明(黑人比重较大的国度则尤为明显)长期冲撞的历史结晶。这个新文明之异乎于原生的旧文明,就在于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混血的文明。它既不是欧洲文明在异域的简单移植,也不是土著印第安文明的自然延续,而是两者从血液到精神的杂交、融合,而这种融合曾经历过长期孕育和分娩的痛楚……

——摘编自沈坚《地理大发现与人口大迁移》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5-19世纪欧洲人迁徙的主要路径并分析其对当地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二战后全球劳动力流动的示意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     

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
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
2023-08-28更新 | 3375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棉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