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D.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2019-10-09更新 | 201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辛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不满、谴责、批评”是1949~1971年中国对联合国外交的主要政策趋向,并在1966~1967年逐渐达到最高点,然而1971年迅速降低到23年来的最低点。这一变化的外交背景是
A.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B.中国与美国关系已开始正常化
C.不结盟是动的兴起与发展
D.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反对美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东汉末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要求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各级官吏就要向上举荐,不得遗漏,可推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的背景是
A.察举制度已彻底废除
B.曹操集团反对以德取人
C.九品中正制僵化保守
D.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4 . 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
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
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
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
2019-08-24更新 | 1241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量入以为出”的财政思想,《周礼》里提出要把各地统计数据资料按月、旬、年定期汇总到中央,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秦汉时有地方定期向中央报告财政收支情况的上计制度,建立了全国制度统一、权责明晰的财政制度。唐代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预算制度,从编制、审议、下发、执行到最后的绩效审计都有明确的规定。……汉初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放赈救灾等方面;唐代国家财政就在教育、农业生产、杜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开支。

材料二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赋税的原则,保护人民的私有产权等各项权利,国家财政彻底取代王室财政。又经过70年的努力,英国形成了政府行政部门必须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预算,获得批准后再执行预算的现代预算制度。在财政压力下,当时国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这要求政府必须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并实行财政账目的公开透明。国家还进行各种直接投资,给予殖民地的开辟、科技创新极大资助,推动经济发展。国家逐步建立了现代税收、预算和国债制度,用于对外殖民开拓,掠夺资源,对内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走向公共财政。

——以上均摘编自史卫《中国古代财政与国家治理的“类现代化”陷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财政体制与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不同,并分析其建立的历史意义。
6 .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①三大改造完成   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改造完成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019-12-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雅典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雅典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材料二:万民法是“市民法”的对称。又称“各族人民的法”。罗马法中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在法的渊源上,主要采取裁判官告示或司法文件、法学家解答、皇帝敕令等形式。在内容上,更多的涉及财产关系和商业关系。体系较市民法更加完备,程序上较为简便灵活,更适用于维护罗马奴隶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要求,具有某种国际法和自然法的性质,现代国际法的语源就直接来自万民法,产生于公元前242年。

材料四: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以及民主制度具有哪些特征?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罗马《万民法》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2019-12-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8 . 从1992年到2002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量从410.3亿美元增加到1920.3亿美元,且自1993年以来,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量占我国总体贸易份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其外交背景是,我国
A.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实现了与邻国利益的一致D.重视多边外交的发展
2019-12-17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当下院议长单腿跪下,向国王呈上议会所草拟的圣谕,让他再到议会去宣读时,他呈上的实际是内阁制定的国情咨文,政府只是借国王之口向全国发表施政纲领而已。”这一现象反映出英国
A.国王逐渐丧失其立法和行政权力
B.下院议长代替国王成为最高统治者
C.形成了以内阁为核心的行政体制
D.在新背景下协调了传统与变革问题
10 . 某历史档案馆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全民族抗战开始
B.敌后战场开辟
C.重庆谈判的开展
D.达成政协协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