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参与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古文诺莫里斯曾说:“我们实在是在做一件奇怪的事情,我们要树立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保护我们,同时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下列对美国总统的相关表述,符合这一言论的是
A.总统是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法院批准,总统可否决国会的立法
C.总统是政府首脑,完全掌握国家行政权
D.国会批准,总统可与外国缔结条约
2019-05-24更新 | 1150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一)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雍正年间,自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地位虽高,但无实权,军政大权均由军机处掌握。皇帝的各项重要机密指示,均由军机大臣起草发出,一般性的中枢文件才通过内阁颁发出去。由此可见,清朝设立军机处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改变了中央权力运作方式
C.架空了内阁并威胁皇权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2019-04-24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张立平在《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说:“自南北战争以来,共和党和民主党通过竞选的方式轮流控制着国家政权,间或有些小党所谓“第三党”也曾参与过国家政权的角逐,但从未对两大政党构成真正的威胁。”这反映出美国共和政体的特色是:
A.保持两个党派不动摇
B.两党垄断,实际利益一致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实行资产阶级的一党专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说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诞生的实际原因是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容纳空间尽失
B.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C.工业革命与当时生产关系的矛盾
D.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2018-11-19更新 | 357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19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张荫棠挺身而出,上书清政府,要求整顿藏政、挽回主权,随后受命入藏任“查办藏事大臣”,并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
A.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危机
B.仍秉承传统的选才思路
C.积极采纳汉族官员的主张
D.进一步扩大地方的自治权
6 . 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B.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
D.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2018-11-15更新 | 25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8年11月12日——《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对台湾的解放并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这一变化说明
A.意识形态影响决定国家对抗
B.杜鲁门的政策摇摆不定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D.国家关系影响国际格局
2018-11-13更新 | 2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8 . 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说明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
2018-11-10更新 | 2162次组卷 | 20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17英德君主立宪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国内学术界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关系史研究工作重新启动,并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局面。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外交,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无疑是重要的。大致来看,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辨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

——摘编自马荣久《“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研究综述》


据新中国外交史的相关史实,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方法及其努力方向进行探讨。(说明:研究方法探讨的角度可一种或多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是某一位学生对近代西方某一国家的代议制的理解而制作的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
C.该国的政治体制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
D.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典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