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4 道试题
1 . 邓小平曾说:有些事情,比如一九九七年后香港有人骂中国共产党,骂中国,我们还是允许他骂,但是如果变成行动,要把香港变成一个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对大陆的基地,怎么办?那就非干预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港政府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干预B.中央不能派驻港部队直接参与干预
C.英国政府可以适度采取措施干预D.港人治港,完全自治
2 . 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
A.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B.突破了“意识形态”界限
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商人自称“受命于天、天命恒常”。周人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新的天命观,构建了一条“民意——有德——天命”的政权合法性、“革命”合法性的证明逻辑。从商到周天命思想的转变反映了
A.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B.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
C.商朝制度被西周抛弃D.统治阶级顺天保民意识的形成
4 . 1972年3月,中国政府在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的函件中指出:“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用适当的方式和平解决港澳问题,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这表明中国在处理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时 (  )
A.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B.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C.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D.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0-12-07更新 | 711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天门中学、宜城市第一中学、南漳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联考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5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唐朝的吏部C.宋朝的枢密院D.明朝的内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查士丁尼时代以前的罗马法中有要事物与略事物之分,前者指土地和牛马等,其转移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后者则不必。但在《民法大全》中,两者间的区别已经消失,财产转让更加简单易行。这反映出罗马法
A.有效缓和了罗马阶级矛盾B.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有意淡化公民的法律意识D.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英国学者Ams在其《罗马法》一书中写道:“直到十四世纪初,罗马法的权威还被人在普通法院征引,并非如现在那样作为说明或次要的证明,而是当作基本的,实际上是决定性的东西。”作者意在强调罗马法
A.是英国政治生活的法律依据B.推动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
C.对英国的司法审判影响深远D.成为英国近代法律的基础
8 .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其外交设想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
C.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D.导致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9 . 五四运动被定性为启蒙运动,是在1936年。是年9月,陈伯达在北平发表《哲学的国防动员》一文,正式将五四运动说成是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这说明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B.五四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C.以五四精神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民族危机下对五四运动的新思考
10 . 1935年,国民政府组建新运妇女团体,培训妇女实用技能。如南昌妇女促进会军事看护训练班开设但包括微生物学、抗毒无毒、急救处置、病房每日工作、绷带术及骨折脱臼等12项课程,参加受训练者均为女公务员。此举意在
A.促进女权意识觉醒B.提高应对战争能力
C.弘扬传统道德文化D.扩大国民党的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