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4 道试题
1 . 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设置了领导农民运动的专门机构并规定其职能和任务。从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还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为广东提供了一批开展农民运动所急需的指导和宣传人才。国民党的上述做法旨在
A.践行“扶助农工”的政策B.提高农民的革命意识
C.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D.推动国民大革命开展
2020-10-15更新 | 263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仅1943年上半年,《解放日报》上出现的模范人物多达600名以上,有关南泥湾和南区合作社的新闻报道达40余条。1943年冬,召开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人员。这些做法
A.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C.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阵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30年辉格党领袖格雷继任英国首相后立刻提出改革法案。而托利党利用上院的多数两次否决了法案。1832年,格雷请求国王册封足够数量的改革派贵族,以强使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这个请求,辉格党政府总辞职,英国局势混乱不堪。不久,国王答应随时准备册封新贵族,而托利党则主动退出了这场斗争。这表明了当时的英国
A.法案通过意味着贵族失势
B.和平变革的机制依旧存在
C.下院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政治转型源自两党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皇帝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
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2020-10-13更新 | 155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8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全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一)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左传》

材料二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民得买卖”。平毁井田中间纵横的阡陌封疆,进一步破坏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税,以法令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买卖。

——摘自聂玉海《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怎样的土地制度?
(2)材料二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具有怎么样的影响?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1)根据材料一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
2020-10-12更新 | 85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冲刺卷(二)历史试题
7 . 1953年以后,我国政府依据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各地对各民族的历史来源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鉴别.据此可推知,当时的民族识别工作
A.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C.完善了基层民主政权建设D.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确立
8 . 如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统治的地域中心B.汉文化影响范围
C.封建政权的称谓D.中华民族的总称
2020-10-09更新 | 5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恩格斯说:“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随着罗马法的被重新发现,教士即封建时代的法律顾问和非宗教界的法学家之间确立了分工。不言而喻,这批新的法学家实质上属于市民等级……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这说明
A.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现成的法律武器B.成为资产阶级法学家的研究对象
C.为早期资本主义提供现成法律形式D.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
10 . 有学者认为,“关于'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谁也说不出一个恰当的日子,但是,冷战所以产生并成为早期的那种样子的争端,可以肯定是在东欧”。其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东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东联合国家是“冷战”挑起者
C.美苏两国在东欧角逐激烈D.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