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扶清灭洋
B.民族独立和富强
C.建立社会主义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18-11-19更新 | 92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2 . 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B.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3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4 . 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2018-10-15更新 | 1161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万历年间,白话小说的出版达到鼎盛。据学者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水浒传》有14种刻本,《西游记》有9种刻本。该现象的出现源于
A.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
B.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C.白话小说的通俗易懂
D.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坚定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根据新的时代特点,结合实践,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这一评价的依据是南方谈话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突出成果
C.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8-05-06更新 | 165次组卷 | 2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以下被称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中国民族之抟成、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时期是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2018-01-06更新 | 371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