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0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立于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20年代
2021-02-09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建国以来15次阅兵首长指示(局部)简表

时间阅兵首长长所做指示内容要点
1949年朱德庆祝军事胜利、指示战斗任务、提出命令(军事解放与镇压反革命)
1953年朱德庆祝朝鲜战争胜利、致谢中苏友谊、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学习苏联)
1954年彭德怀庆祝与总结五年来建设成果、宣告国家武装写入宪法、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学习苏联)
19551956年彭德怀回顾与总结建设成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
1959年林彪回顾与总结十年建设成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着重政治学习、加强国防军事建设、支援人民参与大跃进)
1984年邓小平回顾历史、总结国家建设成果、对外开放与维护和平、和平统一
1999年江泽民回顾历史、坚定政治立场、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外交与维护和.平、团结人民、未来发展展望
2009年胡锦涛
2019年习近平

——据许农合《国庆大阅兵》等


阅读材料,从阅兵首长指示内容的演变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2-0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习近平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节选(2019年11月1日)

材料二   汉字在使用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受到两条规律的制约。一条叫做“简易律”,就是写字的人希望写得快,节约时间,这样就要求汉字的形体简单易写,于是造成汉字的一种演变趋向——简化。……所以在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里,我们就能发现好些逐渐简化的字形。汉字的字体演变,也大体显现出简化的倾向:小篆是对甲骨金文的简化;隶书是对小篆的简化;楷书是对隶书的简化。

——董琨《中国汉字源流》

材料三   1909陆费逵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简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并且说明简体字并非本身不雅观。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对而停止推行。但是,简化字运动在人民群众仍旧继续进行着,特别是红军解放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简体字,又叫“解放字”。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解放字”也普及全国,为新中国汉字简化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次简化字运动的效果突出:它把2235个汉字从平均16.03个笔画减省到10.3个笔画;在结构上更为美观,字形之间的差异也更为突出。在扫盲试验中,简化字扫盲的效率比繁体字扫盲的效率高出20%左右。

——中国香港林明峰《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应当“更好传承发展”甲骨文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的背景。
(3)分析简体字推广的重要意义。
4 . 2019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了一本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1688年出版的《论语导读》。该书提到,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法国宪法中的道德黄金律。该书在17世纪末
A.促使儒家文化开始西传B.促进启蒙运动的兴起
C.影响了法国的价值观念D.宣传了君权神授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下面三幅敦煌壁画反映了该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市民生活的世俗化D.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涵极其丰富,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尊、互助、互爱的意思,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礼之用,和为贵”。儒家讲“和”、讲“礼”,仍以“仁义”为本。守“礼”的实质,乃在于归“仁”。只要人们按照“和”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就能造就人与人之间的仁爱相亲,社会和谐,《中庸》称之为“天下达道也”。

——摘自季明《古代中华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变革,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另一方面表现为新价值观的建构。不过,此批判与建构经过了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对此过程进行回顾,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启示:其一,中国近代价值观的确立是继发性的,而继发性说明“自由”、“平等”、“民权”等观念的普世意义。其二,中国近代价值观的变革与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想一样,是一种启蒙性质的思潮。其三,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潮是一种“救亡型启蒙”,即它深深打上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烙印。

——程志华《批判与建构——价值观在近代中国的嬗变》

材料三: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10月、2016年5月,总书记分别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两次重要讲话都已成经典文献。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也对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3月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参加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再次彰显了对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在这次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可以说是抓住了根本、说出了关键。“四个坚持”反映了当代中国价值观。

——人民日报《“四个坚持”,习近平对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提出新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主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