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
B.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
C.《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
2018-11-01更新 | 249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考历史试题
2 . 1912年,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回,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体现了孙中山
A.重申“排满驱胡”革命誓言
B.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立场
C.宣示民族革命目标业已达成
D.实现民族统一的政治追求
3 . 1919年,李大钊发表文章:“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并平等的方面走向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旗帜。这反映
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高二上学期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