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
B.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C.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D.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不利
2 . 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②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③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欲自强必先浚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商务……微臣创设招商局之意,本是如此。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四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自强”的途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李鸿章有何新认识?
(3)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011-07-29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主要是为了(        
A.振兴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寻找更符合自己人生态度的文化
C.提高欣赏古典作品的能力
D.扩大意大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