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老子、孔子开始,到秦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全面飞跃的时期。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思想家……随着一个个大师的出现,都把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场认识运动是空前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又是绝后的。

——摘自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

以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时代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景象,揭开了中华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材料一反映的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任意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材料二 董仲舒把君主看作国家政治的核心,说“君人者,国之本”。为了给君权提供合理依据,他提出了“君权天子”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但是君主权力过大也会走向反面,君主随心所欲运用权力,有时会造成政治混乱、甚至政权颠覆,这是有违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鉴于此,董仲舒又试图利用天的权威给君主一定约束。因此又提出了“天谴说”。

——摘编自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材料三 宋明理学建树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张载、文天祥、顾炎武传递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责任感。闪烁着理想人格和灿烂光辉,强调了宋明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明史》


(3)指出理学认为的世界本原是什么?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赵复,字仁甫,宋末元初德安(夸湖北安陆)人。赵复一到燕都,烈所记程朱所著诸经传注,全部抄录给姚抠。赵复的名声也随之在燕都传扬开采,以致“学子从者百余人”。赵复回燕都,讲授理学,使身居相位的杨惟中听了也深受启迪,开始对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惟中与姚枢筹划,建立了太极书院和周子祠,“收集伊洛诸书,载送燕都”}“选取遗书八千余卷,请复讲授其中”。

杨惟中等选拔“俊秀之有器度者为道学生”,接受赵复等儒师的教育。赵复在太极书院讲学日久,声誉日增,河北一带,“游其门者将百人,多选材其间”。赵复于教书讲学以外,还著有<传道图》《伊洛发挥》《师友图》等,但都未能流传下来,从《元史》中可以看出,《侍道图》主要是敦速从伏羲、神农、尧、舜、禹到孔子、颜回、孟子,再从孔孟直到宋代的周程张朱这一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实际上是一部经学发展史。

——摘编自吴志根《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者赵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复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复取得功绩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繁荣的城市经济,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词则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样式。宋朝的财政措施使得大量财富被集中起来供皇室和官僚阶层享用,纵情享乐之风盛行一时。宋代文人大多实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自由的整合。他们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文人可以比较自由地抒写旖旎风情,突出表现就是词体的柔媚婉约。

——摘编自《浅谈词体柔媚的表现及其成因》

材料二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弥补了雕版印刷费时费力、不易保存等缺点,极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唐朝的诗歌典籍、故事文献都被大量保存下来,宋代活字印刷术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宋朝文化的空前繁荣。尽管文化典籍的保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从宋词比唐诗的保存量多仍然可见一斑。印刷术的发展使复制品规模不断扩大,减少了手抄本的错误。

——摘编自张云帆《印刷术对文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词呈现“柔媚婉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活字印刷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印刷术发展对文化产生的影响。
2019-10-13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