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仁人志士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人的思想也不断走向解放。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曾经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悄忧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五: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在对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认识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哪一派别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严复宣传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和孙中山在政体主张上的不同。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后的觉悟”指什么运动?并指出其核心内容。
(4)根据材料五,概括李大钊的政治主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023-03-13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 着手创办太学。太学教官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学,学生按考试成绩的高低获得一定的官职。汉武帝还下令设立郡国学校,由朝廷统一管辖。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

——摘编自栗洪武、郭向宁《“五经博士”的设置与儒学尊崇地位的形成》

材料二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5年,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校自主权,开放社会力量办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编自蒋纯焦《新中国70年教育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建议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教育政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相对论的观点与人们的日常经验不太一致,甚至有着尖锐的冲突,从一开始就受到包括一些科学家在内很多人的反对。保守势力始终坚持以怀疑的态度对待相对论。温和的,视之为“尚未经证实”的理论。从1910年到1922年诺奖委员会5个成员中有3个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实验家,他们认为精密测量才是物理学的最高目标,所以对理论家十分警惕。同时哈珀、勒纳德、斯塔克等纳粹科学家们也极力排挤,他们给爱因斯坦的理论物理起了个名:“犹太人的物理”。

——据刘继军《爱因斯坦:想象颠覆世界》


(1)根据材料,归纳爱因斯坦未能因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2)根据材料,谈谈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评选经历带给你的启示。
2022-09-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摘编自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三: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阴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工商业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在传统儒学基础上有哪些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社会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概括其思想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明理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由于朱熹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成了宋以后中国后期社会的主流意识,理性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的基干……使中国文化呈现理性、现实、乐观、不迷狂、不暴戾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达观地面对当下,理性地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积极影响。

——张学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

材料三   近代工业分工及劳资矛盾带来的“异化”现象使人与世界的关系陷于全面的紧张与冲突,科技主义对自然的无限度征夺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谐,而当代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的说法,又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过于阴暗与狭窄;这一切都给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笼罩了浓重的阴影。而宋明理学人格美育思想所崇尚的“浑然与天为一”的宇宙境界、“性帅天地”的宇宙意识、“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有助于当代人类保持更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境界,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

——潘立勇《宋明理学的人格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1)据材料一,概括程朱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022-07-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材料   唐寅(1470-1524),字伯虎,明代苏州人,画家、书法家、诗人。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在绘画成就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流传于世,现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寅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寅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2-04-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

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己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并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主张。
(3)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并指出启蒙运动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国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

——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临时约法》首次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在学习借鉴西方公民教育之初,不少学者强调“德国公民教育之思想,不可完全移植于我国”。商务印书馆和《中华教育界》等民间社会机构发表西方公民教育著作文章,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承担推动公民教育的重任。朱元善于1916年提出,“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不断传入,人们提倡将民主共和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摘编自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发展观脉络探析》


(1)根据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公民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史启示。
2022-03-26更新 | 481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者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一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渐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块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侣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哲人”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哲人”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时期启蒙思想的不同,并指出造成差别的根本原因何在?
2022-06-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们将“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维,活跃于当时思想界中的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极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材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提出了哪些关于“民本”思想的主张。并分析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的民本思想作出的“升华”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主张并概括汉代儒学的主要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2022-03-07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