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太空筑梦

材料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事业从此诞生。苏联在1958年提供给中国一枚小型导弹——“P-2”火箭,中国以此为样本开始仿制。1960年,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一切资料和器材供应的情况下,中国自行完成了图纸描红、原理研究、改进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发射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1964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弹道式导弹。1970年,中国“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开始了迈入太空的第一步。80年代后期,卫星研发开始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愿望,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正式开展。2020年,“嫦娥五号”计划启程,在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信号覆盖全球;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升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随之开启,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摘编自孙家栋《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恻隐之心”,这句话出自
A.老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晚清有人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C.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2020-11-10更新 | 14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练习(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020-07-21更新 | 16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5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2020-07-18更新 | 1414次组卷 | 166卷引用:2013届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该封面内容(     

A.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B.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
C.明确反映出党的中心任务D.为国共合作营造舆论氛围
2020-07-12更新 | 4892次组卷 | 48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在线教学评估历史试题
7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2020-01-01更新 | 415次组卷 | 30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陈尧咨“伴射”

据释文莹《湘山野录》所记,真宗时,一契丹使团来朝,使者中善射者,想在进贡仪式上表演射箭,要求宋廷派人伴射。据说当时只有状元陈尧咨符合条件,真宗欲令他改充武职伴使臣射箭,并允以重赏和高官。但陈尧咨回家请示母亲,老太盛怒,杖责于他,认为这是“辱没家门”。


(1)宋与契丹并存的局面开始何年?
(2)该故事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9 . 马克思说:“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D.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10 . 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最恰当的理解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呈现缓慢的抬头之势
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