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1901年,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提出,其师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然而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在提到路德时,几乎都是集中于对路德个人事迹的论述和对其勇气的称赞。由此推知(     
A.改良主张缺乏群众基础B.制度改革难以深入人心
C.国人抵触西方思想传播D.维新变法具有空想色彩
2023-06-04更新 | 498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B.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D.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2023-05-08更新 | 875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文艺复兴以来,不协和音开始得到作曲家的重视,作曲家们一致认为不协和音可以产生愉快的听觉效果,只有配合不协和音的协和音才会更加悦耳,才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这使人们的听觉得到进一步的满足。作曲家对不协和音的重视(     
A.反映了艺术观念的多元B.激发了音乐创作的积极性
C.说明思想解放的彻底性D.体现了审美倾向的世俗化
4 . 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     
A.阶级立场的不同B.统治阶级的要求
C.思想主张的趋同D.目的上的相通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学者认为,西汉中期,循吏群体在发展壮大。循吏在地方行政中以德治为本,坚持“教化而后诛罚”的原则,对无孝义者“以礼让化之”,让其“感悟自革”。循吏的行政实践(     
A.促成儒学取得正统地位B.体现了儒表法里的特征
C.适应国家治理方式调整D.推动了宗族势力的发展
2023-03-14更新 | 504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陈独秀在1915年9月发表的《答王庸工》 一文中对《新青年》杂志作了“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的定位,1919年1月发表的《除三害》 一文却强调“一般国民要有参预政治的觉悟……要有相当的示威运动”。这一变化源于(     
A.中华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B.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
C.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兴起D.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化
2022-11-16更新 | 430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原来在西汉初年占优势的道家黄老思想,虽然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让位于神学经学,但本身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民间传播,势力逐渐壮大,对东汉以后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执行得不彻底
B.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C.道家思想因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儒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在东汉开始发生了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代学者王艮解释“格物”时指出,“身与天下国家为一物”,“身为物之本”、“天下国家为物之末”,身是道的载体,所以生命是非常珍贵的。这一思想(     
A.动摇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B.体现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C.受到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D.实现了儒学求理路径转型
2022-10-08更新 | 43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公共广场。如著名的威尼斯广场(如图),不仅有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且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平日市民在此放松心情,节日在此兴办庆典,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据此可知,当时公共广场的出现(     

A.改变了宗教建筑主导地位B.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C.照搬了古代希腊建筑理念D.标志着近代建筑开始兴起
2022-09-08更新 | 323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朱熹赞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月亮盈亏的解释,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解释自然界的雷电、霜雪、彩虹的成因,批判前人的神秘主义错误。而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亨把其最得力的医学著作命名为《格致余论》。这表明(     
A.古代中国科技重道德轻技术B.科技与理学有共通之处
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