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其言论的主要意义在于(   
A.鼓励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B.掀起了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C.宣扬了王阳明的平等和叛逆思想D.否定了孔子、朱子等儒学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2020-08-25更新 | 365次组卷 | 9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2020-12-22更新 | 236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近代人本主义者高举人文旗帜,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体的人格、自由,重视的是个体的人权、平等。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弱化了家庭的作用,通常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得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别人。材料认为人本主义思潮
A.背离了资产阶级思想潮流B.否定家庭和群体的作用
C.实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价值观D.以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发展为价值取向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将诚信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对于国家而言,“民无信不立”。对于个人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说,就与人交往来说,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判断他人来说,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也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河南程氏遗书》卷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诫,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摘编自黎红雷《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在西方诚信观念的发展演变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概念产生过深刻影响。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添加进去的,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成分。古希腊的城邦公民德性、古罗马的契约精神、中世纪的救赎道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及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都成为这一概念的文化因子。

——摘编自李嘉莉等《西方诚信观念:历史嬗变中的综合》

材料三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丰富的处世哲学,至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儒家历来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利益追求最大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一些人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滋生,诚信缺失成为不可忽视的负面道德现象。

——王艳波《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诚信观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诚信观念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诚信观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诚信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孟子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一主张旨在
A.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B.倡导举贤尚能的理念
C.凸显个人的存在与价值D.宣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B.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儒学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2020-10-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普罗塔哥拉说:“对收费我采用这样的方式:一个听了我的课的人,如果他愿意,他可以付钱;如果他不愿意付钱,那他只需走进神庙,起誓承认我所讲的是有价值的。”这说明普罗塔哥拉
A.强调知识应有其价值B.仍未完全摆脱神学思想
C.反对把教育活动商品化D.忽视了教育的神圣性
2020-11-0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儒学危机的出现
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
2020-10-29更新 | 729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
B.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
C.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
D.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