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分析1987年至1994年527所美国企业数据,发现计算机化在短期内提升了生产率,并在长期产生更大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 179所大型上市公司的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投资调查数据,发现由数据驱动决策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材料反映
A.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显著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工业产值取决于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4年12月,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养病期间,通过走亲访友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写成《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一文。下表根据该文列举的一个佃农家庭一年收支情况整理而成(单位:银元)。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农民强烈的斗争精神   ②说明农村存在入不敷出现象
③数据较为全面并且具体细致   ④体现毛泽东注重实际的作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强调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依此判断下列,属于科学发现范畴的是
A.张衡创制地动仪成功测出千里外的地震
B.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C.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
D.毕异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巨大。导致下图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确立
C.《义务教育法》的推行D.“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5 . 下表是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比较,从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1965年学校数(所)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万人)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4341947年的1.1倍67.41947年的3.3倍
中等学校809931949年的14.1倍14321946年的6.9倍
小学16819391949年的4.9倍11620.91946年的3.9倍

A.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
C.《义务教育法》的颁布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是中国1977年到1985年高校招生相关数据简表,这一表格能够反映出

A.大学招生人数持续增加B.高等院校的录取比例得以持续提升
C.恢复高考初期生源最好D.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关于孔子的文章在1913年83篇,1914年54篇,1915年70篇,1916年66篇,1917年50篇,1918年37篇,1919年25篇。其中,1913-1915年几乎全是尊孔之作,1916年及以后关于孔子的文章数量逐年下降,文章的主题也才逐渐转向批孔。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政治环境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B.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C.民国初年儒家思想仍然曲折发展D.辛亥革命带来文化观念的变革
8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一时期有关党的教育思想研究的关键词频次、中心度的统计节选。这反映出我国教育(     
A.开始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凸显劳动教育的主体地位
C.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体现服务国家建设的追求
9 . 据有统计1956年至1957年中国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刊物质量也有提高,版面扩大。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也扩大生活视野,开拓新的题材和主题,采用多元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取得了累累硕果。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此现象
A.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B.是清算林彪江青“左”倾路线结果
C.说明我国科技取得巨大进步D.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
2022-03-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