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所列关键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兰亭序》、三长制、灌钢法
参知政事、五大名窑、“交子”
“天可汗”、曲辕犁、雕版印刷
行省制、关汉卿、《授时历》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学校系统,它表明
A.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C.法家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D.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中言论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言论人物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孔子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韩非
D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者。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董仲舒

A.A
B.B
C.C
D.D
4 . 陈望道是中国第一位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译者。下表是《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相关信息
        来源
信息
陈望道回忆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中央档案馆
出版时间1920年4月1920年8月1920年9月1924年6月
相关情况在上海出版未发现实物封底有“出版”字样印有“再版”字样印有“第三版”字样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能够确定中译本最早出版于1920年4月
B.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传播
C.中共一大召开推动了原典翻译热潮的出现
D.该中译本在当时中国的出版物中最受欢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康有为说“《春秋》适于据乱,立君主;巾至升平,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为民主。”康有为将西方进化论与中国儒学思想结合起来,为变法创造了理论依据
B1904年孙中山说“政府若有振作……外人不敢侧目也”“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孙中山明确将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独立作为民族主义内容
C20世纪初“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D民国初年我国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及炼钢、冶铁设备,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当时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A.AB.BC.CD.D
2020-04-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2019-06-26更新 | 430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政事堂、“南青北白”、夜市、“士大夫画”
行省、木活字、北曲、“赵体”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2019-08-2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选项描述了下表中史实的共同特征,其中最恰当的是
A.新旧交织
B.汇聚交融
C.适时应变
D.从乱到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表中言论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0 .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下表中空白处应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01-18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