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普遍关注“为君之道”,即君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属于儒家对“君道”论述的是(     
A.为无为,则无不治B.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C.为政以德,为国以礼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 . 1506年在罗马出土的古代雕塑《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刻画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神抗争而被巨蛇缠死的情形。经鉴定,此雕塑是公元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他的《自然史》中所记述的作品。雕塑技巧高超,获得极高赞赏。作品获得赞誉的原因是(     

①体现了意大利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②属出土文物且有相关文献史料印证
③肯定人的价值,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④启蒙运动对于思想的解放推动明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先进的知识分子反思近代以来的中国苦难历史,认为“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国民性。他们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罗网,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发起了一场新的廓清蒙昧、启发理智的启蒙运动。这个运动被称为(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全球领先,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中国
①已经掌握登陆火星的技术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
③科技发展得益于国力增强   ④科技竞争力居世界第一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曾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命题。我们的回答是“中国人用自己创造的高科技养活自己”。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能有这样的贡献主要在于
A.运用科技手段在世界范围内首创研制杂交水稻
B.有效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的问题
C.袁隆平杂交水稻为缓解粮食短缺贡献中国方案
D.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和法规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将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原子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这表明核技术
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②为诸多领域提供动力
③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④改善医学研究与医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已有人痘接种预防天花方法的出现。明代隆庆年间,安徽宁国府太平县已有人痘接种中心。到了清代,在康熙帝的提倡推广下,人痘接种术传到欧洲,英国的医生琴纳将之改造成接种牛痘术,催生了现代免疫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的人痘接种术能有效治疗天花
B.明清时期中国用人痘接种术消灭了天花
C.牛痘术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免疫学的诞生
D.中西医之间的交流推动了医疗技术发展
8 . 1922年,近代学者钱玄同在日记中回顾了自己20年来的思想变化(内容见下图)。该日记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社会观念的变化
B.体现了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艰辛历程
C.折射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D.说明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2022-01-21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代某画家创作墨竹前,在自家院中种下许多竹子,细致观察竹子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下的变化。故他画的墨竹苍劲有力、传神逼真,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意境美和谐统一。据此推断画家可能受到哪种思想的影响
A.孔子的“仁”和“为政以德”B.玄学“任其自然”和“无为”
C.“格物致知”和追求“天理”D.“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
2022-01-20更新 | 51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为纪念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发行的邮票,上面的年代数字是“1971-2021”。电子邮件是一种用电子手段传送信件、单据、资料等信息的通信方法。电子邮件广泛使用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建立及英语的普及
B.使各类信息的收集、储存和传递更加高效而安全
C.促进文化的传播,也可能阻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D.推动社区出现,并在政府的管理下实行居民自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