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84年10月1日,《人民日报》记者王东抓拍下著名的“小平您好”的照片。北京大学学生之所以自发打出这幅标语来表达对邓小平的尊敬,是因为邓小平
A.最早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B.促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推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2022-01-1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认为尊孔分为两种,一种是学问尊孔,一种是政治尊孔。“砸烂孔家店”砸的不是孔子儒学,而是孔教的三纲五常。对此观点的合理理解是
A.全面质疑孔子的历史地位B.将反对孔教与求民主科学相结合
C.认为尊孔已经落后于时代D.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全盘否定
3 .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对自身的力量也充满自信。下列各项对上述“责任”和“力量"表述正确的是
A.复兴古罗马的法律资本主义发达
B.法国成为欧洲霸主法国人民支持
C.构建未来美好社会人的理性精神
D.抢夺海外的殖民地法国军力强大
4 . 1648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与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起草,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认为政治和外交事务应由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服从想象中的帝国、教皇,或是任何其他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条约的签订
①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②推动欧洲国家宗教统一局面的形成
③说明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
④使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 1523年,路德指出“教会绝不能插手世俗政权”,但在必要时,世俗政权可以“净化和改造教会”,世俗统治者甚至可以被认作“对教会外部事务具有权威的主教”。他提出这一观点
A.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B.阐释了主权在民的主张
C.推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6年胡适撰文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谓之村妇孺而皆懂。”胡适意在
A.批判封建伦理B.否定传统文化C.推动文学革命D.提升平民地位
7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是探索的相关主张,按其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③“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下列有关书籍发展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早期的简策和帛书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B.在东汉蔡伦制成“蔡侯纸”后,中国出现了纸张
C.中国在唐朝时已经开始使用胶泥制成的活字印刷术
D.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冯道是五代时有名的大臣,一生经历四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做过六位皇帝的宰相,当时人对此津津乐道,但是从宋代开始,人们对冯道的这种几易其主行为不耻。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宋代
A.儒学的复兴B.国力的下降C.诗词的教化D.风气的保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98年,康有为等建议光绪帝开懋勤殿,“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的政治专家,共议政治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这一建议的目的是
A.实行西方议会制度B.建立基层组织机构
C.废除旧式官僚机构D.保证变法有序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