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2019年12月5日,《中共党史研究》刊文纪念陈独秀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文中写道: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既有早年的辉煌,也有晚年的凄凉。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做出过重要贡献。”对此评论,以下可以作为科学论据的是
A.陈独秀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它如何指导中国革命等问题
B.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C.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D.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2-05-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9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
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016-11-27更新 | 1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说,他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主要反映了孙中山
A.对民族革命必要性的认同B.顺应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
C.以暴力手段进行革命的政治主张D.对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进程的认识
2022-05-23更新 | 452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提到:“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这社会的国家,绝非他国所能及的。”材料反映孙中山认为中国
A.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B.应该实现民生主义纲领
C.百姓不应该向政府纳税D.必须推行扶助农工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孙中山曾在《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中说:“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兄弟曾经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施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绝无寻仇之理。”这表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A.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思想
C.根植于古代帮会传统D.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主张
2021-08-2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18年,袁隆平荣获了“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下图)。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杂交水稻亩产量。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3000斤的攻关目标。这些成就
A.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体现了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的精神D.说明世界性饥饿问题得到解决
2022-03-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说:“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立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这不但是各国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该设想
A.得以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实践B.表明孙中山试图放弃欧美政制
C.体现孙中山制度创新的努力D.导致国民政府宪政的最终失败
8 .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社会党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想要设法挽救。”民国十三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的范围,是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问题,就是研究人民生计问题,所以我用民生主义替代社会主义”。这说明孙中
A.对民生主义的认识出现质的飞跃B.认为民生主义的目标就是均贫富
C.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混为一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较为透彻
9 . 孙中山的《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据此可知,孙中山
①已经改变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②表达了对普遍平等的民权的追求   
③强调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统一性   ④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的要求
A.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2020-08-2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说道:“因为我汉人有政权才是有国,假如政权被不同族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我们想一想,现在国在那里?政权在那重,我们已经成了亡国之民了”。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明孙中山带有狭隘民族思想B.该言论有利于鼓动民众发动革命
C.反映孙中山创立民国的思想D.反映的是孙中山旧民族主义思想
2020-03-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