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2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他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②文化生活呈现出明显的市民化趋势
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④程序化运行的中枢机构制约了君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 .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说明
A.史书体例有所创新B.新式选官制度建立
C.社会阶层发生变动D.统一历史趋势显现
4 . 近代之前的中国“学在民间”,教育只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政府所需人才通过科举制度予以解决。19世纪后半期开始注意技术人才的培养并为国家所用,如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这一变化表明中国
A.义务教育开始建立和普及B.正在顺应工业革命的趋势
C.教育体制已发生根本改变D.学校教育取代了家庭教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B.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
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2020-03-08更新 | 37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阿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这说明梁武帝时期
A.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B.社会主流思想受到挑战
C.开始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统治政策随国情变化而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小说在魏晋时期以描述奇人怪事为主,元末明初出现了弘扬历史英雄人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明清时期商人、市井游民和妇女常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些变化说明我国古代小说
A.呈现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B.元末明初小说逐渐走向没落
C.内容虚构对历史研究无价值D.全面体现了古代文学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时期的公羊学派继承孟子的“用夏变夷”,创立了夷与夏可以互变的可变体系;儒家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万物生成变化的过程,创立了以“天命道德”为核心的宇宙观。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B.形成对立转化的辩证体系
C.思想同中求异的发展趋势D.文化多元一体的兼容特质
9 .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B.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C.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D.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享乐主义观念盛行
B.市民阶层壮大推动文艺的商品化趋势
C.社会动荡促使士人阶层审美观念转变
D.文学体裁变化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