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

材料四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他提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摘编自2014—2015学年度《时事》第二期

(1)材料一中的三位思想家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朱熹治学的方法。

(4)根据材料四,概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丢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为“持一统”提出什么建议?从此确立了儒学怎样的地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儒学在当今社会的积极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适应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需要,出现专职的教师。他们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教授修辞学、政治学、辩论学,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

——摘编岳麓版教材《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        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摘自岳麓版教材《文化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材料中“专职的教师”又被称作什么?指出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观点?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什么思想?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有一个梦,有期一日,这个国家会跃然而起,将立国之纲的真考付者实践。“我们信奉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有期一日,我所爱的四个我子将生治在一个不再以胶色深浅而是以品格高低为论人准绳的国家里。

——摘自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观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美国史诗》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中期美国黑人梦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能实现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联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各国人民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7-10-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则天上台之后,废止了“不叙武氏本望”的《氏族志》,强行推行以后族为第一等、五品官皆入士流的《姓氏录》。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每年科举取士的人数比贞观年间扩大一倍。她还编写了《兆人本业》,颁行各地指导生产,要求刺史、县令“敦劝农桑,均平赋役”,以“田畴垦辟,家有余粮”作为官员考核擢升的基本条件。武则天在位期间,还一举收复了“安西四镇”,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分别管辖天山南北两路。

—摘编自胡戟《正史中的武则天:治国颇有成效重用酷吏》

材料二朱熹在《通鉴纲目》中说:“(武则天)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李贽却认为:“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氏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安民为念如武氏者乎?此固不能逃于万世之公鉴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和李贽对武则天的评价不同的原因。

2016-10-1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6 .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后两个“笼子”的含义。
材料二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2)阅读材料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16-12-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