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1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科技发
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材料三: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两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2016-12-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成就表(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编制)
时间
自然科学成就
1543年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
1609年
开普勒提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等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1609年
伽利略创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球运动,否定了地球由上帝创造的观点。
1620年
培根发表《新工具》,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1628年
哈维创造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理论,冲击了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观念。
1644年
笛卡尔发表《哲学原理》,将观察和思考作为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
1687年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引力法则解释地球为何绕太阳运行。

材料三 世纪之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已展现的科技机遇,西方国家出台了种种举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欧盟制定了从2002年到2006年的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以推动成员国研究活动一体化,其最高目标是建设“知识欧洲”。美国2002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已达2916亿美元。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的投入为175亿欧元,比第五个框架计划多17%。
在过去50年里,基础研究为计算机、信息技术、遗传工程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美国联邦政府支持了全美约60%的基础研究,英国政府也将其60%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同时,各国都瞄准科技前沿开展工作,信息通信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环境科技、航天科技等均被各主要国家列为优先领域。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概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并举出在前三阶段中中国取得的杰出科技成就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对欧洲思想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方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举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
2016-11-2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书籍、报刊、网络作为大众传媒往往承载着历史,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
——《战必胜说》
“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康有为全集》
(l)依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日本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申报》大事年表(部分)

—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
(2)充分挖掘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概括1912年一1938年间《申报》的发展特点。
材料三下列是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

(3)仔细阅读两份目录,指出两者关于罗斯福新政的主流评价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3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严州中学高三仿真考文综历史试卷
4 .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其中“东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1)写出古代中国两项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大发明为什么“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为什么三大发明在明清之际未能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
2016-11-21更新 | 7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唐长兴三年三月……(帝)召能书端楷写出,旋付匠人雕刻,每日五纸。
——《五代会要》
材料二:(北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三: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科技发
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
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材料四:《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领域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五: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印刷技术?其中材料二的印刷技术有哪些优点?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依据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所体现的主要特点。
2016-11-18更新 | 4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选修文科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八世纪前后唐朝和日本的友好交往有何意义?
(3)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进。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06十年间促使中国青少年留日活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日两国间留学教育兴起的共同原因。
2016-11-18更新 | 5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7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事年表

西方的冲击: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双方守旧与维新区别明显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弱点彻底暴露

中国的反应: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61-1894年的洋务运动
1898年百日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创制新法律,编制预算,改革教育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1911年辛亥革命,否定了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


(1)你同意材料二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
9 . 社会变迁需要多角度地考查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江苏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江苏吴江
黄宗羲等人誓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江苏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墟集会
福建宁化
远近商贩,至皆依之
西湖八社
浙江杭州
当地文人定期聚套,饮酒赋诗
讲学会
江苏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末实学


——据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整理
材料二 表2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的政治参与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789年7月14日
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
1789年10月5日
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的前列,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
1791年9月
从事戏剧创作的妇女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它被视为妇女解放的启蒙文献。
1793年5月
一些妇女创建了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妇女俱乐部——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
1793年10月
雅各宾派下令封闭、解散各种妇女团体,把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当作叛逆罪来处理。

有人认为,女权运动是大革命的一部分,随着大革命对平等权利探求的步步深入,女权运动由对权利的呼唤和对被排斥的不满,上升为人权意识的觉醒和对平等的政治权利的公开追求,妇女解放第一次以运动的方式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还有人认为,用现代女权运动的标准(妇女为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运动)去解读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活动,势必导致对历史的误读,在大革命的特殊环境下,一小部分中上层妇女有了政治参与和权利自觉意识,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妇女而言,她们并没有男女平等的信念,这远远称不上是一场“妇女的革命”。
——均据舒丽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妇女》等
(1)自定一个标准对表1的民间社团进行分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时期这些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的原因。
(2)据表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政治参与的特点。概括并说明材料二中对大革命时期妇女政治参与的两种评价有何不同。
2016-12-12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余姚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情。由于历史发展阶段和具体历史环境不同,爱国主义的内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国安得不强?

材料二 呜呼国民!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背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有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                                                     ——以上材料均引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中国近代前期大事年表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始领导禁烟运动

1843年,魏源撰写的《海国图志》发表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创办一批近代的工业、教育和国防事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事业

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商战”思想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1895年,台湾爆发“反割台斗争”;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1900年,以“扶清灭洋”为旗号的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掀起反清革命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临时约法》

1912一1922年,以“实业救国”为理想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请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一、二中的两段话分别与材料三中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2.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的爱国主义演进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6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