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先秦中国思想界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对于自然既应有所因任,又应有所改造,人既应遵循自然规律,又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但只有国君圣人、大人才有这种裁成辅相的功能。汉、宋以降,《周易大传》的天人协调思想融入“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要用主客二分式来处理,以人为主体来认识客观自然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从而征服自然,使自然为人服务。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虽有天人和谐说,但希腊哲人更擅长于将“大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类的,独立的认识对象”,形成较为发达的自然哲学,这种人与自然分离的精神到了近代有了更大的张扬,更多的思想家致力于讨论如知何去征服和战胜自然,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培根,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康德哲学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并且突出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的立法者”这一思想;黑格尔以“绝对唯心主义”的荒诞形式,把绝对理性不但视为全部自然界的主人,甚至把自然界看成是“精神”的“外化”的结果,这样,“理性”或“精神”就成了自然界的“创世主”。

——摘编自韩俊李尚明《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看人与自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在文明起源阶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主要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张扬古希腊文化的原因及影响。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文明史观解读中西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异同,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拿破仑之言行经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后,其形象被人们多维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在位时,……兵于外,不顾民间之受害……卒致兵败国丧,力竭身亡……然其所创之立之……典章多有益于国计民生……迄今各国有师其法而忽焉兴盛者……后五十年间,欧洲之兴实为开辟以来所未有,……可谓欧洲自古以来罕有之英主。

——(英)马恳西《泰西新史揽要》

材料二   (路易十六)不修政事,国库耗于妃妾,乃议增饷,以补国用。民心不服,正与欧罗巴列国交战,有将军那波伦(拿破仑)者,佛(法)国英雄也。……百战百胜,威声大震……在诸国之上。

——魏源《海国图志》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简析这些活动对“欧洲之兴”发挥的作用。
(2)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作者塑造的拿破仑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魏源塑造拿破仑形象的主客观因素。
2020-06-05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就是唯心主义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材料二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三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材料四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